钱速度快的项目,钱水廷最为上心。纺织厂的厂房第一个建成,从法国引进的一百台蒸汽机,两百台丝车,还有二十万锭纱锭全部安装完毕,工厂正在进行紧张的工人培训,同时也在小规模的试生产。
接着陶瓷厂、食品厂、服装厂、日用化工厂、机械厂、玻璃厂等单位的主体建设已经陆续完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龙山寺前面是个广场,广场边上有一片宅院,这里以前是顶郊首脑人物的府邸,现在经过改造变成了一个大校园,门前挂上了“南翔技工学校”的牌子。
南翔技工学校其实就是台北工业集团办的一个技术工人速成班,为各个工厂准备有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
团队想要推进台湾工业大发展,设备可以从欧美大量购买,技术工人没法大量引进,只能是自己培养。
肖白朗在上海的时候,搞过小规模的技校。这次他和钱水廷、林有德商量了一下,干脆就在台北搞了个南翔技工学校,车铣刨磨钳电焊铆……,这些急需的技术工种,统统都要培养。
工业集团从上海、浙东迁徙过来的移民中,选取了两千人作为技工学校的技工学徒。
这些技工学徒大都在25岁至30岁之间,不适合入学读书,也不适合当兵,但他们都没有成家,几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参加技工培训最为适合。
技工学校采用集中住宿,军事化管理的模式,速成培训一个月。理论教学,师傅指导,大量实践,反正就是拼命砸钱!
他们每天早晨6点起床进行早锻炼,跑步做操,随后吃早饭。8点开始整队进入教室学习,12点午饭。下午1点继续学习,一直学习到晚上5点。晚饭后再集中学习文化三个小时,十点钟就寝。
1月11日上午八点整,技工学校的上课铃声响了,学员们纷纷向各自的教室涌去。
一间教室内,一群铣工学徒正围在一台机床面前观摩,操作机床的是沈从影师傅。
沈从影师傅是沈岳的父亲,今年五十多。沈师傅是个老钳工,车铣刨磨样样都行,被技工学校请来担任铣工班的教员。
沈师傅把一个工件夹在卡盘上,然后在分度头的刻度盘上选定好一个刻度,不假思索地转动起来。沈师傅一边操作机床,一边解释,学徒工们神情有些紧张,仔细盯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把工件转到正确位置后,沈师傅启动铣床,铣刀在电机的带动下发出欢快的吱吱声,一条一条的铁屑被从工件上划削出来。
关闭电源,沈师傅把一个铣好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