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电影。
毛辟见钱水廷、王铁锤把视线移向那些岛民,解释道,“我们每晚都在操场放映电影,这样有助于岛上居民洗脑,也能让他们更快的学习汉语。”
“这银幕放映就是好,两面都可以,在营区外面也得很清楚。”陆辉天补充说道,“这些岛民毕竟是外人,有不安全的因素,不能随便进入营区。”
远处一个身穿印有日月图案文化衫的年轻人出现在青龙河的东岸,他一路跑过青龙桥,向青龙卫营门方向跑来,被哨兵拦住。
陆辉天认识这个年轻人,他是祖纳村的村民,一直跟随在杜南岛按司魏瑞麒的公子魏司瑜身后,每天到青龙卫为他们干活,这文化衫就是发给他们的服装。
三个月来,除了休息日,魏司瑜每天都负责指挥岛上劳力帮助青龙卫干活。
最初被大明雇佣的杜南岛青壮年,他们在劳动之后,给族人带去了大批的粮食、食盐,及衣物等生活日用品。
到报酬的丰厚,愿意给青龙卫打工的岛民也越来越多,魏司瑜管辖的雇佣工人从最初的一百多人,上升到二百人、三百人,现在几乎全岛的青壮劳力全在给青龙卫干活。
这些雇佣工在劳动闲暇,不断被电视电影洗脑,学说汉语。他们在带走自己劳动报酬的同时,也带给族人崭新的理念,大明是我们的国家,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
青龙卫营区在操场上放映的电影电视,每天晚上都吸引来了大批的岛民。虽然营门有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卫,他们驻足在营区外面,仍是很清晰的观到大银幕的画面。
在现代文明生活的冲击下,杜南岛的百姓全都升起了对大明王朝的向往之心。
这年轻人就是专程向他们报信的,他告诉陆辉天,琉球国主的使者三司官毛恒德已经到了祖纳村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