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面,我们有请于老师,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玉竹折扇!”
于老师笑眯眯的出现在直播间里:“大家好。这个扇子啊,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日常用品,扇扇风啊,纳纳凉啊。但在古代,扇子是文人墨客一项非常重要的装饰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玩把件。”
于老师娓娓道来:“折扇的材料,首先不能是金属的。金属导热,夏天摸着烫,冬天摸着冷,不适合把玩,您要是看到有人用黄金做了一把扇子,那甭问,肯定不是文人,是暴发户。”
“所以扇子的扇骨,只能用木质材料的。而其中最适合的,就是竹子。像什么湘妃竹啊,罗汉竹啊,不过这两种竹子呢,表面有斑纹,虽然好看,但不够素雅。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这玉竹折扇。”
“扇子,要拿在手上把玩,首先要求就是,手感要顺滑,没有阻塞感,摸在手上要有分量,但又不能太轻,也不能太沉。竹子本身抽丝,用机器抛光打磨,再精密的机器,也容易起毛,这就需要工匠靠着自己的经验,不停的打磨,不停的用自己的手感去摸索。一把好的玉竹折扇,动辄就要用一个月,甚至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来慢慢打磨。”
“比如我手上这把,师相元大师的折扇,耗时半年……”
“哇,那于老师的扇子多少钱?”
“是啊,于老师,给我们报个价吧,让我死心。”
“我已经牢牢的抓住了椅子把手,准备好了。”
老郭趁热打铁:“师哥,观众朋友们,问您多少钱?”
于老师有点不好意思:“这都是朋友送的,都是交情,谈不上钱……”
老郭笑道:“师哥,您这就不对了,请正面回答观众的问题!”
于老师想了一下:“我这把,我不好说。不过我师弟孙越,去年请了一把师先生的扇子,跟我这个品相差不多,花了万块,这是朋友价。”
“这个胖子,一把扇子花万,公司给他工资还是开高了……”
弹幕飙升。
“看到没有,于老师的扇子,一把就是万!”
“可见我华夏还是有拿得出手,打得响的工艺品的!”
“奇林诚不欺我啊!”
“得了吧,于老师的扇子,也就,万,那帅哥的扇子怎么可能值万?还不是溢价?”
“对,这可比我们炒鞋溢价多多了,直接倍?”
“楼上炒鞋狗?给我死!”
……
老郭和老于看着弹幕里的骂战,他们俩哪见过这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