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七十一章 终极真相(3 / 5)

女人放在眼里,主角始终是李治。

偏偏这个女人能力,不受重视后的威胁性其实更高,说动杨思俭更是绝妙的一手。

xiashuba" xiashuba

李彦道:“杨思俭以《臣轨》说动了师父,成立了梅花内卫?当时是叫这个名字么?”

哑叔摇头:“舍妹喜欢梅花,我不会起这样的名字,当时叫暗卫。”

李彦:“……”

这不是与吐蕃噶尔家族的那个撞了么?

不过那个也是蔑称,实际名字叫雍仲神卫,暗中监视百官内卫,取名暗卫其实是很合适。

哑叔继续回忆着写道:“杨思俭最初是提出建议,我看《臣轨》,心中有了轻视,堂堂大儒居然奉承到如此地步,就笑问他愿否担任暗卫阁领,他回去考虑后答应下来,很快展现出出众的能力,我转为欣赏,逐渐引为心腹。”

李彦叹道:“他们父女都很有能力,杨大娘子扮成‘左命’时,穿宽袍大衣,脸上戴面具,这也同样是我打听的梅花阁领的装扮,只是没想到他们俩人是父女,杨思俭的身份是不是只有师父知道?”

哑叔写道:“我起初不屑其作为,后来考虑到他的士林声誉,从未声张,暗卫中连尚宫都不知他的真实身份。”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杨思俭监察着百官,抓住他们的把柄,迫使百官不敢说长孙无忌半句坏话,看似一手遮天的背后,也引发了恶感,最后以李绩为代表的军方势力站出来,旗帜鲜明地站在李治一边,朝局很快逆转。

等到王皇后被废,武后上台,长孙无忌的权势由盛转衰,威望大降,后来更是被扣上谋反的大帽子,险些满门抄斩。

李彦问:“那师父觉得,杨思俭为什么要为长孙氏奔走呢?”

哑叔写道:“我那时被逼自尽,得三藏法师搭救,假以僧人之貌,担心族人安危,后来才发现杨思俭号召关内士族,诸多奔走,心中感动,后来也确实按他所为,先帝改满门抄斩为流放岭南。”

李彦微微点头:“师父当时想来毫无怀疑,毕竟杨大娘子也在发配之中,杨思俭搭救女儿也是理所应当。”

“而此人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想法,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或许是背叛了师父的信任于心有愧,不忍心长孙氏全族被诛,或许就是单纯的想要救一救大女儿……”

“无论如何,他确实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只是从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杨思俭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