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把敌人变得少少的,舔狗变得多多的(4 / 5)

……

法门寺。

众人睡醒,僧人们奉上早膳。

李义琰恢复了精神,喝下两碗粥后,听了杨再思过来禀告的消息,脸色微变:“元芳与扶风县令对峙一夜?清晨就和此人一起去县衙了?”

杨再思倒有信心:“李公不必担心,李副使会平安归来的。”

李义琰心里有些担忧,表面点头,并不多言。

饭后没多久,沈巨源就匆匆走了进来:“李公,再思,岐州刺史来了!”

很快,一位身穿紫袍的老者,在僧人的带领下到了堂前。

李义琰表情淡然:“韦刺史!”

来者正是岐州刺史韦承庆,从三品,服紫袍,皮笑肉不笑的拱手道:“李正使!”

【讲真,最近一直用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刺史是各州的最高长官,一个刺史往往管理数个乃至十数个县,李世民有言,“治人之本,莫如刺史最重”。

而在唐朝,刺史也是数目最多的高品级官员,上州刺史为从三品,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

之所以叫高品级官员,而不是高层官员,因为很多刺史都名不副实。

上州之地经济富饶,地处要冲,刺史真就是一方大员。

到了中州刺史就有些拉胯了,贫富差距很大,下州基本是悲剧,如岭南、黔中、福建等偏僻的刺史,都是以贬官者居之。

比如柳宗元被贬柳州,韩愈被贬潮州,刘禹锡被贬朗州,全是穷困潦倒的地方,州县残破,人口凋零。

听上去品级是四品,却毫无意义,过得不如京城的六七品小官。

当然,岐州在唐代是个重要的上州,即后来的凤翔府,州刺史为从三品,李靖和程咬金都做过岐州刺史。

岐州刺史韦承庆亲自出面,显然是来势汹汹:“老夫此来,是想问一问,扶风县令韦贞玄到底触犯了哪条律法,被李副使带走,至今未归县衙?”

李义琰神情平静:“韦县令与李副使一起查办案件,韦刺史就不必担心了。”

韦承庆道:“老夫很担心韦县令的安危,不过素闻李正使从不徇私,倒是不担心李正使会偏袒同族子弟!”

李义琰正色:“老夫确实不会偏袒!”

韦承庆冷笑:“好!好!”

沈巨源露出怒色,却不敢多言,杨再思目光闪烁,也暗暗叫苦:“元芳你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