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与这些学生对话,让我没有想到啊。”
韩爌也感慨道:“现在新学是大趋势,孔府都已经不在了。”
“我听说温体仁快要回来了,还听传闻皇帝想让他入阁?”
“入阁就入阁吧,现在大家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呢?”
“温体仁是礼部尚书,现在新学势大,他有在南京立了不少功,我担心他会威胁到……”
韩爌压低声音道:“不要说了,小心被人听到。”
此时,人群已经彻底安静下来。
皇帝扫视一转,说道:“诸位学子,今天是一个好天气,朕终于可以与你们聊一聊了。”
崇祯开口就是大白话,事实上,新学也提倡大白话,大家都易懂。
而且崇祯的语气平易近人,这让现场的气氛很随和。
由于周围高大的建筑,崇祯的声音回响在四周,大部分人还是听得清楚的。
“朕记得第一次到北京大学讲话,是崇祯二年七月,北京大学刚刚建立不久,第一批新生刚入学。”
“转眼五年过去了。”
“这五年,北京大学走出去了许多大明的栋梁之才,你们将来也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有很多人心中依然有疑惑,朕为什么要创建北京大学?”
“国子监不是也是朝廷官学么?”
“为何朕还要多此一举,再创办北京大学?”
“朕今日可以明确的回答你们,过去的任何一所学院,都无法满足大明朝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唯有北京大学,唯有南京大学,武昌大学……唯有所有的新学,才能支撑起未来的大明!”
现场一片安静,无数人的目光都汇聚在皇帝身上。
年轻的皇帝,沉着有力的声音响彻在四周。
“未来的大明,是一个强盛的大明,是一个富裕的大明,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明,是一个气象万千的大明!”
“我大明朝有两万万人,有两万万辛勤而勇敢的百姓。”
“每一个人,都怀着对未来的向往。”
“未来的孩子,都会像你们一样,进入学校,饱读诗书,去了解,去探索,去思考这个世界。”
“少年强,则国强!”
“你们有很多人心中一定有疑问,未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未来似乎很遥远,很模糊,看不见,摸不着。”
“朕今日来告诉你们,不远的未来。”
“新农政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