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1章 日复一日(2 / 4)

他养他,乡土陪伴了他七年的时光,以后还会有更长的时间。人的这一生又会有谁会陪你走过七年,从幼稚到懵懂,再到想要长大,对知识的渴望,除了父母,就是那山那水。

乡土养育着生长在这里的人,人们也敬畏着神灵,敬畏着自然,敬畏着未知的事物,你可以不相信它们的存在,但对它们的敬畏是要有的。

在农村生活永远都会有事情给你做,只要你想做。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花草树木也都发出了嫩芽,为再一展现英姿而准备着。开始要准备春播的事情了,选种,培育辣椒和水稻的苗子。

先整好苗圃,然后播种,再盖上枯萎的松针,有保温和防止种子被冲出土面,最后盖上地膜,等着种子破壳而出。等到苗出了,把地膜用竹片拱起来,每天清晨都要浇水。

趁着天晴晒牛粪,将堆放的牛粪翻散开,有利于晒干。每天清晨就得在有锄头再翻一次,把下面的昨天没晒到太阳的翻上来,这样一天接着一天的翻,直到晒干为止。

整地是为了得到好的出芽效果。冬天翻晒的地,大块大块的,不利于庄稼的生长,得用靶把它靶碎。捡往年留下的茬,一把火给烧了。

还要收冬小麦,油菜花。这些都是秋收后种下的,年后不久就可以收了。

连着杆割回来的小麦,会选一个晴朗的天气。把它从楼上翻下来,用牛车拉到麦场,铺开来晒。

晒了两个小时就可以脱粒了,大人用的工具是这样的,类似于双节棍。

它比双节棍长很多,握在手里的那头是一米五左右的竹子,另一头是一根一米七左右的木条,中间用一根绳子连接,大约长五里米左右。

大人们手握竹杆,使得木条在身体两侧旋转,木条从身体的左侧砸向地面时,一头正好可以砸在麦穗上,又借着反弹的力量,用竹杆将木条引向身体的右侧,就这样周而复始,以达到给麦子脱粒的效果。

鞭打了脱粒后,把一把把的小麦翻过来,又再一次鞭打没有脱粒的地方,就这样反复两到三次。

小孩子用一根木条就可以了,用它直接打在麦穗部位脱粒。

麦场不是一家用的,家家户户都用,也是一副热闹的景象。

脱粒完成了,收了秸秆,就该分离麦壳了。用粪箕装着杂七杂的小麦,举过头顶,借着风把麦壳吹离麦粒。

这劳累一天了,事情也算完了。可麦绒,会跑到衣服里,得洗洗,换身衣服,不然痒得难受。

在农村,都是靠天吃饭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