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四章: 古董鉴定之术!【7更】(3 / 3)

虽然他嘴上说,会和李光荣共同进退。

可就他那个揍性。

他不在背后捅自己两刀,李光荣就烧高香了。

从四合院出来,李光荣就骑着自行车,绕过日坛,直奔潘家窑。

六十年代的潘家窑,还没有更名为潘家园。

也不是那个全国有名的,文玩交易市场。

如今的潘家窑,只是前两年将窑坑平整之后。

建起的一排排低矮的青砖小院儿。

临街的房子,被改造成小店铺。

当地的一些住户,在这里收售一些旧物、桌椅之类的东西。

一早一晚,也会有一些老头老太,将自家种的蔬菜、瓜果、干枣、核桃、柿子等物,拿到这里换些零花钱。

虽说‘投机倒把’,在这个时代是重罪。

但对于农户摆个小摊,卖点家里自产的吃食,也没有人过问。

即使现在是计划经济时代,可农户之间的买卖,或者是以物换物,也是被允许的。

当然,潘家窑也并不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这里的一些店铺,表面上是出售旧物。

实际上,干的是帮人牵线搭桥,倒卖古董的勾当。

来这里的卖家,大多是一些家道中落的富商。

或者是一些不务正业,靠着变卖家产过活的不肖子孙。

当然,也有一些以寻宝盗墓为生的土夫子。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不许盗挖古墓,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

来这里的淘宝的买家,那就更复杂了。

有收藏爱好者,也有奔着捡漏而来的淘客。

这些人来自于各行各业。

甚至是社会的各个阶层。

士农工商无所不包。

不过当今这个时代,想要淘买古董,可不那么简单。

首先你得认识一些圈里的人,通过他们,你才能接触到卖家。

当然,这个时代的古董交易,是见不得光的。

所以,一些高价值的古董交易,一般都会放在晚上。

正是因为这样,后世才有“鬼市”这么一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