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18章:我怎么有种被拍卖的感觉(3 / 6)

本官听说,陛下已经定下,将于九月举行册封太孙事宜,长孙殿下此刻前来,定然就是为了处置瘟疫此事。”

朱雄英的存在,就算是朝廷重臣,几乎都不知道,就连皇宫里,若不是老一辈的,也不清楚。

所以袁知县下意识的以为,就是朱允炆。

在袁知县说完后,数位官员纷纷点头赞同,典吏则开口道:“知县大人,长孙殿下驾临,我等如何也得组织县内的大户们,共同表达出诚意吧。”

袁知县不言,其他官员纷纷出声赞同。

典吏作为知县属官,像是这种知县不方面开口的话,自然要效劳一番。

显然这个典吏还是很懂味的,袁知县也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体现的诚意,在袁知县看来,自然是越大越好。

这可是不久后的太孙殿下,大明未来的皇帝陛下,若是能够有幸让其对自己对上几分好的印象,还愁以后官路不同。

在袁知县看来,长孙殿下的到来,简直就是自己这一生中最大的机遇。

所以昨天长孙殿下刚到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拜访。

现在想起来,是自己有些孟浪了。

不过殿下既然没有明确拒绝,那肯定就有戏,且看这情况,长孙殿下应该不止待上一两日。

“大人,这诚意,大概在一个什么范畴之内呢。”

主簿有些迟疑的问道。

能够干到主簿,他自然是有足够的情商。

主簿并非汝阳本地人,在这里没什么根基,不过也干了七年多了。

和袁知县的举荐不同,主簿是通过举荐和科举外,由国子监选拔为官。

属于学院提拔。

举荐,科举,国子监,这也是目前大明当官的三个途径。

且主簿的出身,不算富裕,其父母曾经更是佃农出身。

佃农,在元朝的时候,曾经算是和地主为依附关系,更是主仆,元朝律法规定,佃农要对地主向主仆之礼。

这跟奴隶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朱元璋建国大明后,下诏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礼行之”。

佃农与地主从元朝的主仆关系,到了明朝成为少长关系,地位提高了不少。

更难得可贵的是,因为元末延绵的战争,以至于民不聊生,甚至很多老百姓逃荒时干脆卖身为奴。

对此朱元璋下诏:“凡战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