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
青铜器保存完好的话,还是很值钱的,但也是最难出手的,很容易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它的的价值也相差很大,越古老的越值钱。
但青铜器属珍贵文物,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加以保护,对青铜器流通有严格管制。
可以在市场上合法流通的青铜器大致有如下两类:一是1949年以前出土,流传有序,并有明确著录可以佐证的青铜器,二是从海外回流的青铜器。
因此,青铜器在国内市场上一直不温不火,大多属于私下交易,而中国藏家进入国际拍卖圈也是近些年的事情而已。
这些青铜器带回去也不能张扬,要么自己收藏,要么私下和藏家接触,想卖出个高价就别想了,除非能够发现国宝级的,不过,那得藏好点,不然乖乖等着被有关部门收上去吧!
“这些青铜器都是我爷爷和老爸弄回来的。”金不鸣说道,他对此也感到不解,这东西不能卖多少钱,自己留着不能用,不知道费那么多力气弄回来干嘛!
其实,这些青铜器大部分是解放前弄出来的,动.乱的时候谁有空来管这些?而且金不鸣的爷爷还存了另一个心思,那就是用作一道护身符。
青铜器可以说是国之重器,就算他们盗墓的事情败露了,如果能够在青铜器中发现像马踏飞燕、四羊方尊、后母戊鼎这样的国家级宝物,说不定就能够得到赦免,至少也能减轻一下罪行。
可惜老头子去的突然,没人能明白他老人家的心思,倒是现在留在这里变成了鸡肋。
杨奕两人观察着青铜器铭文和纹饰,他对这些了解也不是很多,无从判断其价值,他只知道可以从那些铭文和纹饰中判断青铜器的年代时期,有研究的还可以看懂铭文,清楚其中的内容甚至一窥历史的轮廓。此外,青铜器的命名除了造型和用途外,也和这些有关。
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犹如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