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46章 非常吻合(2 / 3)

鉴宝 庾乐 2105 字 2022-05-01

古雅浑厚为上,有耳足的比无耳足的要好,铸工越精越好。

王军捧起铜炉,掂量了一下,细细回味。在同样尺寸的情况下,炉越重价值也越高。

“是明朝的吗?”闫景辉在一旁询问道。

王军迟疑一下,然后点头:“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从我的眼光来看,这应该是明朝的物件没有错。”

从整体造型上来说,明代铜炉的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

陈浩文也道:“这风格、造型,还有包浆等等,确实跟明朝宣德时期非常吻合。”

听到这些话,那老者更加高兴。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那么多人看了,都说是,你不能说不是吧?只能说你水平不行。

“这一层就是包浆?”闫景辉问道。

杨奕微微点头:“没错,真品包浆温润,宝气内蕴,长时间不变。伪品包浆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难看。”

而眼前这个铜炉的包浆,就是宝光四溢,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是凡品。

难怪,王世忠一直惦记着,肯定也是看出这个铜炉的不平凡。杨奕不知道,王世忠之前还拍下照片,发给不少人看过,几乎都说从照片上看,初步肯定,是宣德炉无疑。

但还不能说肯定,毕竟这种打脸的话,没有谁会那么肯定的。宣德炉,一直都是让人怀疑的对象,至今还没找到一尊真正的宣德炉。

“这个炉,在古代是摆在书房用的。”杨奕对他说道。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极多,主要功能有三点:一是用来薰衣;第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

从香炉的内部来看,还能看到一点点被熏过的痕迹。

反正这一切,从表面上去看,无疑是真的不能再真。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不能确定,这就是真的宣德炉。

毕竟,宣德炉在明朝宣德之后,就多有防止,而且在宣德之后的几十年里面,仿制得还很真。

二十多分钟之后,钱仲书终于抬起头,呼了口气。

看来,他已经有了答案。分析物质,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本来,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从铜炉上,钻取一小部分的铜质,拿去大型的分析仪器分析。

目前,在国外,尤其是美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