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把年纪,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传人,头疼呀!谁知道自己那天运气不好,躺下去就爬不起来?
“唉!现在舞文弄墨的人实在是太少。”他叹声叹气地说道。
看向祁老身边的年轻人,就有些羡慕老祁那老家伙,一身所学,几乎都能传承下去,羡煞旁人。
“别着急,现在有兴趣铸造砚台的人虽然少,但应该还是有的。”黑头发的老年人安慰道。
老祝是端砚的传承人,在制造端砚这个行业,属于祖宗级的人物,成就非常之高。然而,为了传承人的事情,几乎是捉破头皮了。学徒收了不少,但都没有本事继承他的本领,十分无奈。
端砚在古时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名贵。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
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老傅,你心动了没有?”老祝反问道。
老傅是江州大学的教授,酷爱书法。虽然在书法界没什么名气,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就知道,这老家伙很低调,一手毛笔字也是炉火纯青,不比老祁差多少。
“我擅长的是赵体,心动不来。”傅教授笑着摇头。
别看那小家伙瘦金体很厉害,可能写赵体就一塌糊涂。中国书法博大精深,书法体系就非常之多,人穷其一生,可能都学不完。
赵体是赵孟頫的书法,因熟而俗,这是董其昌的评价。
赵孟頫这个人是个全才,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而赵体楷书既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于唐楷的一招一式,在楷书中经常有一些生动俊俏的行书笔法与结构,笔划形态生动自然,赵体楷书被誉之为活的楷书。
赵体行书温润闲雅,轻盈流动;笔法精致秀美充满了书卷气与富贵气。
其“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已成为千古名言。
“不过,有空可以认识认识,书法有想通的地方,相互交流有好处的。”傅教授接着说道。
两人说悄悄话的时候,鸡缸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