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四十五章 莫名其妙(4 / 6)

尊师孔仲尼 役智 4199 字 2022-07-26

但宰予没了,他还能依靠谁去制衡三桓呢?

鲁侯坚定拒绝道:“大夫的赤子之心天可怜见。

只是我从前向孔夫子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夫子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天子、诸侯、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民稀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依照这个道理治理国家,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如今寡人没有德行,治理国家时,远方的人不来归服,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有人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

我恐怕阳虎的事情并非孤例,而鲁国的忧虑,不在于阳虎,而在于萧墙之内啊!”

鲁侯这话说的很委婉,但在场的聪明人都听了个通透。

他这是在提醒宰予,阳虎在曲阜战败,即便以后进入阳关据守,凭借鲁国的实力发兵去攻讨他,阳虎的败亡只是早晚的事。

与其将关注点放在阳虎身上,不如保存实力,以便应付将来三桓可能掀起的动乱。

但宰予此时可不能去同意鲁侯的观点。

纵然对方搬出夫子来,宰予还是要和他分辩分辩。

他开口道:“《易》中有云: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在王的率领下反击敌人,下令嘉奖折服敌众,讨伐敌人,只诛杀首恶之人。不捕获一般的随从,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祸患。

现今阳虎在鲁国掀起叛乱,倘若不能将其讨惩,那么国内必定大盗匪寇四起,人人效仿阳虎之行径。

而如果能够剿灭阳虎,赦免那些被他裹挟作乱的随从,那么像是叔孙辄这样的人,自然会消除抵抗的意志,又何必要君上您亲自率军前往讨伐呢?

下臣恳请您听从我的建议,秉持‘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受赏’的原则,命令下臣前往剿讨阳虎败卒。”

宰予说到这里,那些追随宰予的立心会成员纷纷拜道。

“恳请君上纳善言而从之。”

鲁侯一眼扫过场下,看得他眼皮子直跳。

除公山不狃外,几乎全员都在为宰予请命。

甚至于年未及冠的季孙肥,都大着胆子开口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