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猛扭头望向身畔,发现那是一张熟悉无比的面庞。
来人正是他的兄长,同样以勇力闻名鲁国的冉会。
他禁不住想要抱头痛哭。
“大哥,我怕!!!”
冉会的左臂插着两根箭矢,伤口正不住地向外溢出鲜血。
但这却并不能动摇他阻绝滚木的意志,冉会丝丝的吸着气,用低沉的嗓音嘱咐弟弟道。
“大丈夫,只恨生不逢时,未遇明主,生不得建寸功,死不得立尺业。
如今我等奉命先登,倘若半途而弃,将安归乎!人谁不死,何怯之甚也!
猛啊!今日岂是哭泣之时?速速拭去眼泪,从我先登,为大军开辟一条血路!”
冉会语罢,便仰天长喝,其声有如朱雀唳于南荒,其志好比苍龙鸣于东海。
“若能全宗祀于万代,垂名节于竹帛,大丈夫,虽死可矣!!!”
此话一出,冉会竟然顶着两条滚木的重量,开始艰难的向上迈步攀登。
宰予在临车上目睹了这一幕,禁不住咏叹:“冉子之勇,何其壮哉!”
攻城鲁军受到冉会的鼓舞,原本因滚木而消沉的士气也再次高昂了起来。
他们紧随冉会的身后,在他的身边高举盾牌,为他阻挡流矢。
冉猛也重新凝聚出一腔勇气,不顾浑身剧痛冲上前去,与大哥一起顶着滚木向前推进。
而就在此时,鲁军的临车也冲上飞桥,接近阳州城墙。
宰予转过身去,冲着身旁的申枨嘱托道:“子周,剩下的便交给你了!”
申枨从宰予的话语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他赶忙问道:“子我,你想干什么?”
宰予敛甲提剑,高声喝道。
“我听说:大丈夫动则思礼,行则思义,未有背礼义而身名能全者。
我曾于卞子身前起誓,为他报仇雪恨,还他清名。
如今卞子尸骨未寒,昔日之言犹在耳边回响,我又岂敢背誓弃言、断义失礼!”
申枨闻言,急忙劝道:“子我,不可啊!你身为先锋统帅,岂能置自身于险地?”
但宰予显然并未听从他的谏言,他高声喝令道:“降天梯!”
宰予一声令下,四座临车之上,立刻各自伸出一道长梯,从临车高台一直蔓延到阳州城头。
宰予高喝道:“摧锋陷阵锐不挫,诸君共争第一勋!二三子,从我先登破敌!”
语罢,宰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