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九十章 通齐还是通晋?(4K2)(3 / 6)

尊师孔仲尼 役智 252 字 2022-06-11

但范鞅为了打压势头正猛的赵氏,不惜牺牲晋国在诸侯间的信誉,不惜失去宋国这样实力不俗的盟友,也要将乐祁囚禁在晋国。

并以此来强调他才是晋国的执政卿,强调他作为执政卿的权力是无限的。

而出兵帮助鲁国抵御齐国,虽然从道义和维护晋国威严的角度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这种做法对于范氏却没有什么好处。

范鞅的脑袋里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多的为范氏攫取利益,为范氏的下一任接班人铺好路,至于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关心。

上次鲁国使团造访时,范鞅就连一个口头承诺都不愿许给阳虎,难道还能指望他真刀真枪的帮鲁国扛事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董安于见了,略作沉吟道:“以下臣的愚见,倘若齐国真的发兵伐鲁,您应当竭力向国君请求发兵援助鲁国。

如今宋国因为乐祁一事,已经与我国貌合神离。倘若宋国不是担心乐祁的安危,恐怕一早就背叛晋国,转而投向齐国的怀抱。

现在宋国已经不打算听从晋国的指挥,如果我国再失去鲁国这样的盟友,那天下间就再没有支持晋国的国家了。

况且,如今范鞅倒行逆施、贪婪无度,天下诸侯早就对其深恶痛绝。

如果您能说动国君发兵救援鲁国,那么鲁人必定对您心怀感激,您在国内和天下诸侯间的声誉也会因此提升。

范鞅如果真的胆敢阻挠您援救盟邦的行为,那这就等于是他亲手将鲁国让给了您啊!”

赵鞅苦笑着回道:“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呢?

只不过,我就连劝说国君释放乐祁都如此费力,劝他救援鲁国又谈何容易呢?

欸,罢了罢了,反正范鞅这老豺也活不了几年了,就暂且忍让他一番吧。

乐伯那边的事,也不必再劝说了,范鞅既然想将乐伯扣留,那就由着他去吧。”

董安于听到这里,忽然感觉有些迷糊。

在他印象里,赵鞅可不是个轻易退缩的人啊!

为什么今天他变得如此反常呢?

董安于觉得事有蹊跷,但也来不及多想,只是向赵鞅行礼告退。

而赵鞅见董安于走后,又慢慢展开了那封书信,缓声念出了上面的文字。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利令智昏,鼠目寸光。小人伎俩,必不久长。害人害己,为祸四方。

这段话用来形容范鞅,倒是很贴切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