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六十八章 邪高一尺魔高一丈(5K6)(3 / 8)

尊师孔仲尼 役智 5827 字 2022-06-09

量的权衡也一起偷了去。

而当人们用符玺作为信用担保时,总有盗窃者连同符玺也一起偷了去。

所以,当用仁义来矫正过失时,那么,总有人会连仁义也一起偷走了。

那些盗窃财物的小贼被诛杀了,而盗窃国家的大盗却成了诸侯。

这也不正好说明了,是那些诸侯把仁义偷走了吗?

诸侯偷走了仁义,那些追随他们作乱的,也就变成了仁义之人了。

而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都是那些提倡仁义道德的‘圣人’们所导致的啊!”

方胜话音刚落,便听见呛朗一声,申枨拔剑出鞘,怒目圆睁的指着他说道。

“竖子!你在这里偷偷摸摸的说谁呢?”

方胜瞥了眼申枨,不屑笑道:“我从前听人家说,菟裘的百姓可以畅所欲言,现在看来不过都是些虚妄之言罢了。

当年尧在路旁设置敢谏之鼓,舜在室外设置了诽谤之木,以此来聆听民众的声音。

商汤为了听到百姓的呼声,在身边设置了名为‘司直’的官员,要求他每日反馈民众的言论。

武王在朝堂之上刻下了诫慎铭文,提醒自己不能偏听偏信。

这四位君王都有着圣人一般的才干,尚且还需要如此勤奋努力。

而有栗陆氏诛杀劝谏的东里子,宿沙氏诛杀劝谏的箕文,夏桀诛杀劝谏的关龙逢,商纣诛杀劝谏的比干。

如今我的德行比不上东里子、箕文、关龙逢和比干。

但如果您想要成为栗陆氏、宿沙氏、夏桀、商纣那样的君主,我倒是可以勉为其难的扮演上述四位贤人的角色。”

方胜说完这话,便把脖子一伸,眼睛一闭,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

这倒不是他真的求死,而是他料定宰予不敢杀他。

他来菟裘前,就打听过宰予的为政风格。

他治理菟裘半年多的时间,竟然还没有动用过肉刑,虽然期间判过几次死罪,可那些犯人犯下的几乎都是无法饶恕的重罪。

而对于其他轻微的罪责,惩罚措施基本都是送去挖煤,菟裘本地人称之为劳动改造。

至于因言获罪的案例,还从未出现过。

所以方胜才有这个胆子在宰予面前胡吹大气。

换而言之,如果他真不怕死,他又何必离开郑国?

反正都是一死,和邓析一起死在郑国还可以留个名节,而死在鲁国可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