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突然看见他们身后的干将和莫邪,不由一愣。
他问道:“这两位是?”
宰予开口为他介绍着:“这二位是越国来的名匠,干将与莫邪。”
“越国的名匠?”
申枨眉头一皱。
他也没搞懂,宰予去了一趟齐国,怎么就能带回来俩越国的名匠。
不过他是菟裘大夫,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但申枨依然还是犯了难。
因为宰予先前签发过一份《菟裘招贤令》。
《招贤令》中规定了对于愿意来到菟裘供职的贤才,将按等级提供各种待遇。
其中,贤才被分为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甲类贤才的标准比较高,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夏商周三代的礼法制度、历史源流和施政策略。
当时申枨一看到这个要求,第一反应就是:子我,你直接报夫子的名儿不就完了吗?
天下间能够符合这个标准的,要么是不屑于出仕为官,要么就已经成了大国的座上之宾。
而偌大的鲁国,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据申枨的了解,估计也就只有夫子了。
哪儿有这么招贤的?
这不是看人下菜碟,专人设专岗吗?
挖我们过来任职也就算了,现在还想撬走夫子。
真就挖鲁国公室墙角,薅鲁国公室羊毛。
不厚道啊!
而到了乙类贤才这里,标准就下降很多了。
乙类贤才只需要通读《诗》《书》《礼》《乐》《易》,并在君子六艺中有所专长就行了。
而到了丙类贤才这里,标准又下降了一大截,你只要通读一份典籍,并且有些特长就行。
丁类的要求最简单,认识字、会读写。
而四类贤才的待遇也是大为不同。
丁类授田百亩。
丙类授田三百亩,提供菟裘乡校教授职务,并分配免费住房。
乙类授田五百亩,每年额外提供俸米千斗,并授予大宅一套。除此之外,还会被加入菟裘特别人才计划,为大夫幕僚,随时准备递补菟裘职缺。
至于甲类,工资多少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主要是菟裘大夫会亲自执弟子礼,将其奉为上师。
申枨熟读《菟裘招贤令》,但里面确实没有标明名匠到底算是什么等级的人才。
于是只好请示道:“这……到底该配给什么样的礼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