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点理由就行。
没必要为了图方便而惹祸上身
但单靠他一个人,扩建城区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做不起来。
毕竟下命令简单,但执行起来却很困难。
菟裘拢共就这么点人,要想大兴土木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强征徭役,要么大把撒币
强征徭役这种事,宰予实在是狠不下这个心。
毕竟他好不容易才在菟裘积攒起一点人望,没必要因为这点事就砸了招牌。
最重要的是,他还指望着菟裘的民众能把他宽政的名声传扬出去,吸引附近山野中那些不上户口的野人前来投奔呢。
春秋末年,大争之世,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人,他还施展哪门子的仁政啊?!
但大把撒币,以宰予目前的能力又暂时做不到。
他虽然从贩售书籍中获利颇多,但为了调节菟裘的物价,吸引附近商旅前来贸易,基本上也没剩几个钱。
他的那点存款,都换成了满仓的粮食和盐铁、煤炭了。
虽然这些东西也可以用来支付报酬,但总归还是要储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说不准哪天就遇上点天灾人祸,没有储备赈灾可不行。
况且为了在菟裘境内提倡道德、推行教化,他又参照周礼中的条款,颁布了几项律令。为了防止贫寒家庭弃养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员,宰予特意设置名为‘掌仁’的官职。
由他们负责给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八岁以下的孩子发放补贴,按月供给粮食与一定量的肉食。
对于那些愿意抚养孤儿的家庭,按照抚养的人数,按比例减征赋税,每多抚养一个,便减征三十亩田税。
至于那些聋、盲、喑、哑、瘸腿、半身不遂的残疾人,也同样可以按月领取足量的食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鼓励措施,所以菟裘境内的风气大为改善,道无孤寡,不见贫乞。
但这些良政虽然好,但可都是要掏出真金白银的。
所以当宰予想要扩建居民区时,他的腰包顿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不过好在好兄弟子贡关键时刻顶了上来,菟裘招商引资的政策初见成效。
子贡一口气买下了菟裘城内多处未开发的土地,并准备动用手头的资源,在这里兴建旅舍用于盈利。
但子贡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做慈善的。
指望他开发商业地产没问题,但让他建福利房,那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