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零六章 为臣之道(2 / 3)

尊师孔仲尼 役智 2276 字 2022-04-30

模去教育子弟。

于是介子推死后,晋国的朝堂之上,秉忠行事的人越来越少,而以邪妄之言蒙蔽君主的人越来越多。

晋国公室的衰微,正是从文公开始的啊!

至于秦穆公,他能够称霸西戎,兼并十二个国家,开辟千里土地, 正是因为重用贤臣啊!

他听从公子絷的建议, 以五张黑羊皮换取百里奚,百里奚又向他举荐了蹇叔。

西戎王的使者由余前来拜访秦国, 穆公以礼相待,所以又得到了由余的辅佐。

秦穆公听取他们的建议,向东击败了晋国,向西征服了西戎。

然而他死后,却用这些良臣殉葬,所以秦国的力量也自此衰落。

所以说,治理国家选贤任能、辨别忠奸、节省财用又有什么过错呢?”

孔子这段话说完,学生们正在思索着话语中的道理呢,宰予又突然站了出来。

“夫子,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治理国家的方法都各有各的缺点,那么有没有值得效法的完美对象呢?”

孔子听了,捋着胡须道:“完美的对象大概只有尧舜这样的圣人吧?”

宰予听了皱眉道:“可尧舜的时代过于久远,他们施政的方针已经无法考证,有没有近一些的呢?”

孔子闻言,笑着说道:“如果近一些的,大概只有郑国的子产能够稍稍接近他们了吧。”

“那么子产执政的方法又是怎么样的呢?”

孔子开口道:“子产执政,在于宽猛。

政策宽厚,民众就会怠慢,怠慢就要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

而政策刚猛,民众就遭到伤害,伤害过度就要用宽厚的政策来抚慰他们。

《诗》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这说的就是用宽厚的政策,来让民众太平康乐。

《诗》中说: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这说的就是当宽猛互相调和后,民众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啊!”

听到这里,巫马施又站出来问道:“可是,夫子,您不是常常教导我们要坚守‘仁’道吗?

既然坚守‘仁’道,又怎么能对民众用苛政呢?”

孔子摇头道:“施啊!你这是误解了我的意思啊!猛政与苛政并不是一回事啊!

子产用律法作为猛政,威慑民众当中的奸邪之徒。

用仁爱作为宽政,抚慰民众当中的良善之人。

如果一味的使用猛政,只会是良善的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