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零五章 孔子论政(2 / 3)

尊师孔仲尼 役智 2053 字 2022-04-30

后,我就对乡里官吏的品行有了初步的判断,在考察了所有人后,终于选出了五位品行与才能俱佳的人,协助我处理政务。”

孔子听完这段话,禁不住笑着连连点头:“以小见大,喻理于鱼。不齐啊!你应该好好的感谢那位指点了你的钓叟,他才是真正的贤人啊!

当年太公可以从垂钓中领会出治理天下的道理,你的这位朋友就算无法治理天下, 但他的才能也足以用来治理国家了。

至于不齐你啊!懂得任用贤人,同样是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才啊!

从前尧舜治理天下,都是一定要访求贤人来辅佐自己。

这些贤人,是治理天下的关键。

而你与能够贤人结交,又可以选贤任能。

可惜啊!你治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就算让你做督管城邑的大夫,你大概也是可以胜任的吧!”

学生们听了孔子的话,都对宓不齐报以羡慕的目光。

毕竟夫子可是很少这么夸赞学生的。

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实在少有。

唯独子路听了孔子的话,不仅没有羡慕,反而直犯迷糊。

“夫子,这话不对啊!”

孔子问道:“哪里不对了?”

子路道:“从前您在齐国时,齐侯向您询问治国的道理,您说治国在于节省财力。

前阵子国君召您询问治国之道,您说治国在于了解臣子。

楚国的叶公造访我国时,向您询问治国的道理,您告诉他治国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

现在您又赞赏子贱和阳昼的观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孔子本想回答,但他思索了一会儿,却突然笑着点名宰予:“予啊!你来为仲由回答这个问题吧。”

宰予突然被孔子叫到名字,吓得浑身一激灵。

子路问的不是您吗?

怎么这里面还有我的事?

可宰予转念一想,突然就明白了夫子这么做的意图。

于是他笑着应道:“夫子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治理国家,哪里有什么不变的方法呢?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妥善的去处理就行了。

夫子之所以劝齐侯节省财用,是因为齐侯生活奢靡,他在国内兴建楼台水榭,修筑园林宫殿,沉迷声乐。

甚至可以征收百姓三分之二的收入,供自己享乐。所以,夫子才规劝他,说为政的根本在于节财。

而楚国国土广袤而民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