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八章 春秋第一顶流(2 / 3)

尊师孔仲尼 役智 2279 字 2022-04-18

栏呢?”

“专栏,就是专供您书写的栏目。您可以在上面宣扬学说,也可以发表一些近来对于道的感悟,甚至记录一些生活中发生的趣闻。

如果您实在没什么想发表的,我听说您最近不是在重编《诗》《书》《礼》《乐》吗?您也可以从中节选一些片段,由我们代为刊登。

这样一来,您也就有了功劳,我们支付给您一些纸张和销售报纸得来的金钱,也是理所应当的。”

孔子听完,禁不住拍手大笑:“好,好,好!”

对于孔子来说,通过报纸得来一些金钱收益倒是次要的,通过报纸这个平台宣扬学说才是最为令他心动的部分。

不过高兴之余,孔子还是忍不住问道:“不过,报纸需要纸张才能发行。这些纸张应当不便宜吧?那些家境贫寒的百姓也能买得起吗?”

子贡听到这里,笑着回道:“这一点请您放心。纸张的价格远没有您想象的么高,寻常的国人也是可以买得起的。

而且我之前与子我商议过,如果遇到实在贫穷,但又想要购买报纸的人,那就让他们拿树皮、破布头、芦苇这些造纸要用到的材料来换。

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人人都看得起报纸了。”

孔子欣慰点头,不过转瞬又有些疑虑:“不过这样做的话,要是大家都拿材料换取报纸,你们难道还能盈余吗?”

子贡笑着回道:“这您就放心吧。我们本就不打算拿报纸盈利,做报纸本就是为了造福百姓,所以只要能保持不赢不亏就可以了。”

之前宰予和子贡就商量过,造纸的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改良纸以及季氏的稳定大额订单,还有就是后续的书籍发行上。

而报纸的作用,主要是推广教育,扩大舆论声量。

所以他们本就不打算对报纸采取高额的定价策略,而是准备走平民路线,争取让曲阜的百姓每家每户都能看得上报纸。

而且就算有很多人拿树皮、芦苇之类的东西来兑换报纸,对于宰予他们来说也是稳赚不赔的。

因为这不仅帮他们省下了大量用于采集、购买的人工费用,还帮他们囤积了大量原材料。

而中原大地上,造纸行业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诸夏各国都是一片蓝海。

如果原材料大量溢出,他们就加快印制书籍的脚步,等库存达到一定数量,便可以组织商队向国外倾销。

纸质书能承载的内容量可不是竹简能够比拟的。

到时候,就算诸夏的贵国抱着守旧观念不愿购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