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伊朗地军人。
对大部分队员来说,都比较乐意在后方充当教官,而不是到一线去作战。虽然部分把作战当作生活“必需品”的队员还有点不适应,但是随着训练开始,这部分队员也逐渐稳定了下来。为了在半年之内完成与伊朗政府签的合同,训练的强度是非常大地,而且训练中出现伤亡也不可避免。伊朗军队一共送来了1800名军官与士官,除了要淘汰掉一部之外,就考虑到了训练中可能出现的伤亡。
基础训练还算轻松,能够参加培训地伊朗军人的体格都极为健壮,而且体能都不错,掌握格斗技巧也并不是很难。最大的问题是武器装备的使用,大部分伊朗军人都不懂英文,而连豫泯设法搞来的很多美军的武器装备的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另外,很多精密装备都需要小心操作,不说别的,美军的单兵战术电台就在训练中被搞坏了好几部,而伊朗军人以前用惯了皮实的俄制枪械,在使用比较精密的美制枪械的时候,往往都因为不懂得经常擦拭,而导致故障频发,为此,教官还不得不在日常训练中加入了每天擦拭一次所用枪支的要求,让伊朗军人养成经常擦拭枪支的习惯。
战术训练是比较让人头痛的。训练营就在山区里面,而游击队主要也主要在山区里活动,场地问题并不大。可伊朗军人都习惯了打正规战,对游击战术的理解非常肤浅,往往认为在路边放冷枪,或者是向美军营地里发射几发迫击炮弹就算是在打游击战了,这与伊拉克的抵抗组织相差不大。
为了增强训练的难度,同时让伊朗军人尽快掌握游击战战术的要点。在基础战术训练的时候,教官们用上了真枪实弹,结果第一个月的训练中就有11名伊朗军人死亡,28人受>>)人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最残酷的还是伊朗军队与教官团队的对抗训练。首先是让伊朗军人充当游击队,由教官扮演在山区,以及公路上巡逻的美军,或者是进入村庄围剿游击队的美军,双方进行类实战的对抗。数次对抗之后,那些目高过顶的伊朗军人也意识到,如果他们遭遇的美军有教官团队那么厉害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战场上活下来。随即,双方调换角色,主要就是让伊朗军人熟悉美军作战的战术,亲身体会美军的心态,从而找到美军的弱点。而教官团队扮演的游击队则将把这些弱点一一找出来,让伊朗军人知道该怎么对付美军。最后阶段,教官与受训的伊朗官兵混合编组,进行对抗训练,由教官直接指点战术要领,伊朗军人则在近似于实战的环境中掌握作战的要点。
在完成了第二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