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地方情况吧!
因此在历史上,任何王朝初期都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清理旧势力。
刘邦,为了让刘氏坐稳天下,直接在关东地区设立藩国,实行郡国并治,不敢下狠手。
刘秀,称帝十五年了,中原上计都存在严重问题,后面才引发度田事件。
就拿杀人最狠的朱元璋,他诛杀数万人,掀起大狱,也是中后期。
朱元璋去世是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
蓝玉谋反案,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
如诛杀数万人大案的郭桓案,其也是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
最早的大案胡惟庸案,也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
而收复燕云十八州,乃是洪武元年。
胡惟庸案,在天下平定十三年后发动的。
蓝玉谋反案,在朱元璋去世年五年发动的。
朱元璋不想这么早扫清大量朝堂上北元官吏吗?
实属他不能呀!
大明朝他是建立在腐朽的北元上,各地归降的官吏,也是北元旧人。
直到朱元璋通过他的手段,以及各种案件,渐渐的把北人官吏扫出去。
像宋濂、刘伯温这些全是北元旧吏。
如果全换掉,岂不乱套了。
当下刘禅在建兴二十七年,刚刚统一大汉,接受曹魏、东吴的地盘,指望刘禅在早期解决过往弊端,你换李世民、朱元璋,他也做不到吧!
大汉也还好些,至少有荆蜀基本盘,但君主过于依仗一个地方的人才,势必会形成壁垒,排斥其他地方的人,如东汉排除关西士人。
刘禅有意识的掺沙子,如杜恕、夏侯玄、山涛,让不同地方的人进入朝堂之中,避免形成一合堂。
毕竟地方官吏才刚刚归降,掌握地方才是关键,后面问题,咱们慢慢来行不!
如果喜欢看爽文的,一年解决所有事的,我真写不出啊!
在古代政策推行,他是按年、月为单位计算的。
在军政章中,众人讨论了大汉二个最关键的问题。
其一,掌握深入中原郡县管理
其二,因财政问题需要裁军。
这两個相辅相成,大汉因天下平息,各地方都进行了免税,财政出现严重问题,需要裁军。
而天下一统,也用不到了大量的军队,天下需要劳动力耕种。
大汉统一战争中,大汉内部存在大量的军官,如果出现省并,势必会有大量的军官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