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皇后心中所思,哀家也知晓一些,若皇后真求子心切,不如让皇后抚养军中遗孤也可。一则,全皇后为母之心;二则,为国拉拢士卒之心。”
刘禅颔首赞同,轻声应道:“母后此言,倒无不可。过些时日,朕便与筠儿商议此事,挑选军中遗孤抚养。此后筠儿也可在宫中安心,不过还望母后可多多开导筠儿。”
吴太后笑着点点头,自无不可。
吴太后又行几步,想起一事,感慨说道:“这些日宫中冷清许多,常来的几位妇人来得也少了。”
刘禅一脸澹然,缓缓说道:“想必是秋日所到,事务有些繁忙,一时间忘记入宫,母后可让人前往召见。”
吴太后长叹一声,说道:“前些日,哀家召见后将军之妻胡氏入宫,其泣不成声,颇为凄凉,实属令哀家心疼。”
闻言,刘禅眉头紧锁,问道:“不知母后之意如何?”
吴太后瞟了眼刘禅,小作思忖,说道:“后将军侍奉先帝数十年,四处奔波,不如陛下念其多有苦劳,饶其性命,将其严惩一番。后将军经历此事后,想必会感恩戴德。”
面对吴太后的求情,刘禅也是两难行事,一面是法,一面是情。
刘禅沉吟半响,缓缓说道:“后将军之事,其实朕也不忍。先帝遗留老臣这几年之间,病逝甚多,朕颇有感触。朕对后将军恩宠,朝中大臣皆知,但实属后将军咎由自取,朕也无可奈何。”
“后将军目无法纪,出入奢侈豪华,又勾结地方官吏,强占他人土地,逼人造反。事情严重至此,若不能整治后将军,朕有何面目见大汉百姓乎?又何谈兴复汉室,告慰父皇乎!”刘禅不得已搬出老刘,说道。
吴太后幽幽叹息,说道:“治国之事,哀家乃是妇人,一窍不通。但后将军真有危害社稷之举,陛下将其处决,哀家也无二话。不能因哀家一人之私,而不顾大汉大局。”
自以为孝子的刘禅,沉思半响,说道:“后将军行事不轨,触犯国法,但不及家人。其子降爵而承,其妻胡氏,母后也可正常召见。亭侯之位,想必也能让其安度一生。”
吴太后微微点头,虽没有达成目的,但是也对胡氏有过照应,不至于让她在刘琰死后,无依无靠。
母子二人,很快揭过此事,不再谈起。
吴太后很快地与刘禅讨论起刘永、刘理的婚事。
嗯!还有刘禅纳妃之事。
待与吴太后交谈完毕,刘禅迅速传召,于在露台召见董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