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六章 争执(2 / 3)

无其事的样子,在卫若兰示意落坐之后,也坐了下来,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文章居然作完了。

这样也行?

王宵赶忙检查起来。

就觉得字字珠矶,文气盎然,竟然不能增减一字!

在懵然状态下,比他自主写的文章更加精辟。

‘怎会如此?’

王宵心里有个朦朦胧胧的猜测,也许这篇文章,是由文气独立完成,纯粹的文气,写出的文章也纯粹,少了自主思考时的斟酌取舍,直指本心。

就如贾岛在推敲二字上举棋不定,其实已是落了下乘,因有取舍,无论是推,还是敲,都沾染了匠气。

王宵再检查了别字和犯讳,就腾抄上试卷,看向第二张,要求是写一首描写春景的回环诗。

地球时空的上官仪曾品诗,曰: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

可见回文诗不能完全视为文人的文字游戏,也是一种正体裁,反复成章,钩心斗角,考校的不仅是才情与文字功底,更是知识面的广阔与急才。

王宵在脑海中思索起来,最终选定了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的《四时山水诗》中的春景诗,描写的正是典型的江南春色。

莺啼柳岸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倒读了一遍,王宵暗暗点头,不愧是才女,诗美,名字也美,可惜无缘得睹真颜,不知人美不美,随即腾抄到试卷上。

这次王宵并未提前交卷,只是端坐调息,毕竟刚出了天师道道人被天雷劈死之事,还是低调些为好。

一直到了下午,开始有人陆续交卷,王宵才举手,待吏员收走试卷,才起身离去。

院试只有三十人考,又当着卫若兰的面,没必要糊名,待考生全部离去,卫若兰道:“来人,把胡大人和刘大人请来!”

“是!”

衙役施礼离去。

院试仍是采用五人合议制,主考官、知府、同知与两个学正。

不片刻,胡长清与同知赶来,卫若兰问道:“胡大人,那道人之事处置的怎样了?”

胡长清拱手道:“本官已着杵作房收尸,报由布政使司衙门处理。”

“嗯~~”

卫若兰点头道:“如此甚好,来,两位大人请坐,今晚咱们就辛苦些,争取明日一早张榜。”

胡长清与同知坐了下来。

卫若兰把试卷分成五叠,每叠六份,笑道:“还是按老规矩来,每人轮看一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