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14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4.5K章节,第二更)(2 / 6)

战国赵为帝 熙檬父 4588 字 2022-03-22

,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和谈,割地赔款然后撤军这个步骤,其实已经是非常紧凑的了。

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就算赵何再想撤军,那么赵国的秋收也一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秋收受到影响绝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问题。

这个问题肥义已经不止一次的向赵何提出过了,以现在的这个时间点来说,应该是肥义最后的努力。

赵何沉吟半晌,道:“我们不是还有常平仓吗?”

所谓的常平仓,是战国初期帮助魏文侯建立了魏国霸权的名相李悝所建立的,用来调解丰收之年和欠收之年的一种手段。

简单的说,就是在丰收年景国库出钱买入多余的、便宜的粮食,等到歉收的年景再以平价卖出粮食来稳定粮价,这也就是所谓的“平籴”。

由于李悝在魏国的变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各国诸侯自然就是纷纷虚心学习魏国的先进经验,力求后来居上。像齐国的邹忌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这些都是后进国家学习先进国家经验并最终后来居上的典型。

说回到这个常平仓,赵国由于粮食主产区就在邯郸这一带的东南部平原,所以常平仓也设立在了邯郸城之中。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常平仓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赵国平稳粮价,同时在赵军出征的时候也能够提供后勤方面的支撑。

事实上常平仓这项措施虽然时有被废弃,但直到两千年之后都是各国中央政府的常用手段,在西方史上极为有名的“罗斯福新政”之中,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将这项措施正式作为新政之一加入施政纲领,其后成为美国国策直至现代。

肥义摇了摇头,道:“大王难道忘了过去几年中大多都是歉收之年吗?而且,蔺相如刚刚将报告上报到了臣那边,声称常平仓之中出现了超过三十五万石的亏空,根据账册来计算的话都是在这几年内出现的。所以……现在的常平仓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大王。”

“什么?”赵何眉头一挑,这下子是真的怒了:“竟然有人敢打寡人粮仓的主意?究竟是谁!”

肥义苦笑道:“事情就蹊跷在这里,刚刚邯郸令上报,说是常平仓之中最为主要的六名主管官吏,昨夜都同时暴毙了!”

砰的一声,赵何拍案而起。

“这是要造反了!!!”

这一刻,赵何身上爆发出了极其强烈的杀意。

肥义俯身拜倒:“老臣有罪!”

足足过了好一会,赵何目光之中的杀机才渐渐退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