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零二章 参谋的意义和韩非的机会(1 / 3)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223 字 2022-03-22

赵丹说的是实话。

如果要弄一个幕府的话,那么直接就叫幕府好了,还叫什么参谋处,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再说了,作为赵国的国君,赵丹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弄什么幕府。

这个参谋处对于赵丹的意义来说就是参谋,纯粹的参谋。

孙子兵法有过一句举世闻名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从表面上去理解的话,就是突出了对侦查和情报的高要求并阐明了这两者的重要性。

但其实这句话,尤其是“知彼”这两个字也可以从另外的一个方面去理解。

什么叫做知彼呢?

在赵丹看来,知彼不仅仅代表着对敌人行踪和情报的了解,同时也代表着对敌人心理的掌握。

比如说,敌军的将领在什么情况下会进攻?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后撤?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犹豫不定?什么情况下又会拼死一搏?

如果能够掌握这些的话,那显然也是属于知彼的一种。

心理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战争中却往往有着颇为重要的作用。

在过往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史上,对敌人心理方面,通常是靠着领兵大将猜测来做出的。

比如说在著名的桂陵之战中,齐国的鬼才军师孙膑就是因为掌握了魏国大将庞涓急于回师救援大梁城的心理,才能够在半路设伏,最终以逸待劳大破魏军。

如果换成是另外一个不如孙膑的将军去领兵的话,那么这一场战就不一定能赢得这么漂亮,甚至都未必能赢了。

在赵丹看来,这种过度倚仗将领个人能力的方式显然是非常不好的,而且也非常的不稳定。

这就是赵丹之所以要设立参谋处的初衷了。

通过这个参谋处,赵丹完全可以在事先就对战场进行推演,根据获得的情报来预判出敌军的进兵路线、防守方针、奇袭路线等等诸多可能性,然后再逐一根据这些可能拟定出赵国方面的应对方案。

在这样的推演过程之中,赵国非常容易就能够察觉到敌军最有可能在战场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针,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反制。

最理想的状况下,在大战开始之前参谋处就应该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并做出相应的方案。

这样一来,赵国的敌人们无论采取任何行动都不会出乎赵国的意料之外。

而且就是碰到了什么奇招,赵国的领兵将军也能够凭借着参谋处一开始就制定好的应对计划来见招拆招,不至于被打得手忙脚乱最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