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了儒家在这个时代好混一点,荀子做出了妥协(2 / 3)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219 字 2022-03-22

两位前辈一样,一定要自己的国君去坚持什么不切实际的王道了。

这种妥协在《荀子》一书之中随处可见。

比如荀子认为治理国家可以“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君主既可以选择“义立而王”这个上策,也可以选择“信立而霸”这个中策,只要不选择“权谋立而亡”这个下策就行。

又不如说在兼并战争之中,荀子认为国君可以选择“以德兼人,以利兼人,以富兼人”,也是三种方法。

甚至对于儒者本身荀子也分了等级,说:“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霸)。”

简单的说荀子的主张就是:国君同志,你想要霸道的话,也行;但是你在霸道的同时要记住霸道只是中策,想要千秋万代的话还是得用王道。

或者这么说,“霸道”被荀子认为是“初级王道阶段”,而荀子所主张的“王道”则是“高级王道阶段”,

对于一个儒者来说,这其实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再让步的话,就等于是否认王道的可行性,那就不能再算是一个儒者了。

但让荀子灰心丧气的是,就算自己已经做出了如此的让步,仍旧没有任何国君愿意采纳自己的理论。

齐国只是利用荀子的名声来提振稷下学宫的名声从而达到提振齐国名声的地步,而楚国的春申君之所以招揽荀子也只是因为想表现出一副肯用人的好名声,对于荀子的理论也是完全无视。

就连荀子自己都有些灰心丧气,打算老死兰陵了。

就在这个时候,荀子收到了来自祖国的呼唤。

一开始荀子对此并不在意,毕竟在荀子看来赵国并不是秦国的对手,只有楚国和齐国才有希望。

但当赵国在长平取胜之后,荀子的看法改变了。

赵国击败了秦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霸主国之一,如果能够劝赵国从霸道进化王道的话,那荀子的理想也算是达成了。

所以荀子辞去了兰陵令的职位,带着自己最得意的两名弟子一路风尘仆仆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邯郸。

让荀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才刚刚和这位赵王见面,年轻的赵王就给了自己一个如此之大的惊喜。

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居然真的有希望能够成为国君执政之道的一员!

儒家士子,居然真的有希望登入朝堂之中,成为执政力量中的一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