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四章 燕国风云(3)(2 / 3)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539 字 2022-03-22

也正是因此公孙操也并没有丢掉相位,反而一直牢牢的把持着燕国大权至今,堪比当年赵惠文王执政初期的赵国权臣奉阳君李兑。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弑君引来齐赵联军一事让公孙操感到了害怕,又或许是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再恋权,总之这些年来公孙操已经渐渐的开始将权力还给了燕王,变得更加藏身于幕后,很少在国家大事上发表什么意见,而只是充当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

所以公孙操很快就颤颤巍巍的开口了:“大王但有所命,老臣无不从之。”

有了这么一句话,大殿之中的燕国群臣们就明白了,相邦大人果然还是和往常一样不打算掺合这件事,爱打不打的随便吧,燕王做决定就行了。

既然如此,那么无论是希望伐赵还是不希望伐赵的,都只需要说服燕王就行了。

于是燕国亚卿栗腹第一个开口了:“以臣之见,赵国之青壮尽皆集于长平,北方数郡不过些许老弱病残,若王举大军而伐之,必得胜也。”

另外一名燕国重臣高阳君荣蚠也道:“此刻赵国国内空虚,正是伐赵之良机。大王若举兵向赵,则可与秦共灭赵国,如此赵国北方五郡与中山故地尽得于我燕国之手,昭王之霸业可再兴矣!”

栗腹和荣蚠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应该趁机攻击赵国,夺取赵国北方土地,好让燕国重现二三十年前燕昭王在位时的荣光。

但是在场的燕国重臣之中,也不全然都是同意攻赵的,就比如说在座众人之中最年轻的昌国君乐间就不同意。

别看乐间年纪轻轻,但毕竟有着乐毅这样的一个老爹,家学渊源加上言传身教之下乐间其实也已经是颇有乃父风范了。

栗腹和荣蚠之所以支持伐赵的原因乐间心中是很清楚的,无非就是想要通过攻伐赵国获取更多的功劳从而升官晋爵罢了。

但升官进爵的前提是燕国一定能够取胜,如果燕国不能够取胜呢?

到那个时候,燕国的麻烦就大了!

乐间可没有忘记自己父亲乐毅在临死之前叮嘱自己的那番话。

“燕赵两国,和则两利,分则秦、齐得益,吾儿切记此事,但凡秦、齐未灭,则万不可使燕赵轻启战端!”

对于父亲的话,年轻的昌国君深信不疑,所以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他必须阻止这场对燕国和赵国都没有任何好处的战争!

所以在荣蚠之后,乐间第三个开口了:“亚卿与高阳君之言,谬也!赵国,天下强国也。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