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85章 君王并非法外之人(1 / 3)

战国第一纨绔 熙檬父 2253 字 2022-03-22

“法?”听到吴杰的这句话之后,邹忌的脸色突然变的严肃了起来。

他下意识的停止了身子,缓缓说道:“法者,国之准则也。立法而牧民,是为法。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也。动无非法者,所以禁过而外私也。”

邹忌这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说的就是治国不能靠个人,必须要以法律为尺度,不拿感情行事,不以个人好恶做事。

吴杰微笑点头,道:“不错,听起来很有道理。那么我再问你,若是以法律为准绳而行事,那么……君王,是否要遵从法律呢?”

邹忌不假思索的说道:“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

所谓生法,指的就是制定法律的人是国君,而负责遵守法律的人是臣子。

吴杰再次点头,道:“明白了,你是管仲的门徒。”

作为最终笑傲了整个战国时代的思想流派,人们大部分人都只知道秦国法家,也就是商鞅一脉。

但法家,并非只有商鞅而已。

早在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治国理念之中就透露出了浓浓的法家思想色彩,以管仲的理念为蓝本,诞生了齐国法家一脉。如今在稷下学宫之中的法家绝大部分出自这一脉,也便是所谓的“管仲学派”。

战国初期,法家大能李悝在魏国变法,魏国由此而强盛至今,法家由此风靡天下。

秦国左庶长卫鞅在李悝变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法”,认为一切都应该靠法令来解决,秦法由此变得极为细致而严谨,可以说是规定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都有法可依。

在李悝的基础上,如今的韩国相邦申不害提出了“术”,也就是用术来行法,以君主之权术而治国。

齐国稷下学宫的慎到提出了“势”,也就是法要有势,以势而行法。

法、术、势三家,是法家的三大流派。

在战国后期,有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将这三家融为一体,更进一步的提出了君主集权,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由此将法家思想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个人叫做韩非。

秦始皇,便是采用了韩非“集法家之大成”的思想,最终成功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邹忌的理念属于管仲学派,也就是偏靠近于慎到的“势”。

邹忌沉声道:“逍遥侯既然问法,那么想必对于法也有自己的了解,邹忌不才,愿洗耳恭听。”

邹忌,是一个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