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03,稷下学宫之行(2 / 6)

战国大权臣 熙檬父 4360 字 2022-05-31

个念头浮现。

如果稷下学宫的建立并不仅仅是为了给君王出谋划策,而是成为一座类似于大学般纯粹培养人才的地方, 那齐国的现在会不会更加辉煌?

应该会。

儒家之所以能从孔孟时代的不被重视到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广收门徒,一代代下来让儒家弟子数量上对其他诸子百家形成了碾压。

当其他九十九家思想流派的弟子加起来都不及儒家弟子的零头,就问他们还拿什么来跟儒家抗衡?

就算儒家一百个弟子里只有一个像样的人才,照样能轻松碾压其他诸子百家!

假如稷下学宫是一座大学,每年都从这里毕业几百上千名对齐国忠心耿耿的知识分子,只要持续个十几二十年,其他诸侯国又拿什么来和人才井喷的齐国对抗?

只可惜,齐国并没有这么做。

反而是在华夏的最西方,秦国所推行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制度最终让秦国实现了人才的不断涌现,埋葬了东方六国。

想到这里,李建不由发出感慨。

“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有教无类,善哉斯言!”

这声感慨,被几名经过影壁的士子所闻。

一名士子停下脚步,沉声道:

“这位兄台所言,恕在下不敢苟同。”

“有教无类,看似大仁大善,实则不然。”

“世人有愚笨者, 有平庸者,有聪慧者,有生而知之者。”

“愚笨者无教导之可能,平庸者可教亦可不教,聪慧者可选而教之,生而知之者可为人师。”

“如此,知识得以传承,方是教育之上上策。”

李建闻声转头,发现是一名年轻方脸,倒八眉头,头戴儒冠身着儒袍的士子所言。

李建不由好奇,道:

“看阁下乃是儒家士子,竟对夫子之言如此批判,实在令我不解。”

士子昂然道:

“夫子虽为天下圣人,但其所言所行,亦不乏弊端,故不得为君王之用。”

“我儒家若是想要真正经世致用,当改革夫子、孟子之言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可真正大行于世。”

李建拱手道:

“请问阁下姓名,师承何人?”

士子拱手还礼:

“在下韩非,我师乃学宫大祭酒荀况是也。”

李建闻言愕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