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作为一省的指挥使,韩文登不可能不知道。
魏文通马上的附和道:“是啊,那些猪尾巴实在太可恶了,这仗打了几十年,堂堂大明对着一个小小的后金,到现在还没有把他们全歼,真是......唉,不说也罢。”
作为臣子的,不能说皇上的坏话,那话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祸从口出啊,谁知道现在有没有锦衣卫的探子在?
“唉,难”一名从辽东战张退下来的莫姓游击将军摇摇头说:“那些鞑子兵,一个个悍不畏死,打起仗不要命,大明的军队只能躲在城墙和大炮后面,有些军队被打怕了,一听到鞑子兵来了,不战自乱,一触即溃,这样下去怎么打?”
顿了一下,这位莫将军又说道:“听说还有不少人跟鞑子勾结,给他们提供情报、带路、运送粮食等,一直都查不出来,自己人都吃不饱,这些狗才还卖敌叛国。”
洪承畴有些谨慎地说:“后金鞑子扰边多年,我大明朝越打越是软弱,是时候找找根源所在,有时候穷则思变,变则通。”
这个洪承畴,有才能,目光看得也长远,在剿农民起义军时,早早就看出他们即使是投降,早晚也会反,所以下手从不手软,在维护皇权、维护朱家的江山,宁抗着一个“嗜杀”的罪名,但也算是一个忠臣的表现,但是他后面和后金作战不利,也看得出大明大厦将倾,于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后金,还在满清建立后提了非常多有利于满清统治的建议,是满清稳定下来的大功臣,在后世争议极大。
对陆皓山来说,佩服他的能力,却耻于他的人品,现在听到他这一番话,就知他对大明已经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看得出,“忠君爱国”的思想在他心目中并不是那么重要。
众人开始从战争的角度,各抒己见,一时桌上热闹非凡,不过在陆皓山听来,这些不过是无病“申”吟罢了,皇权高高在上,又不敢妄议朝廷和上官,只是说些将不用力、士又畏死一类的话,无关痛庠,听得陆皓山不由暗暗摇头。
这时,韩文登发觉陆皓山一直没有发言,都是在一旁听着,而陆皓山那撇嘴的举动,也落入韩文登的眼中,不由好奇地点名道:“浩山,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大人,在场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将,下官仅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不敢妄自非议。”陆皓山连忙说道。
“不慌”韩文登摆摆手说:“这里都是自己人,就是随便聊聊,关心一下战局,又不是让你制订国策,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拘束。”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