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本地,及高原境内进行地方肃清作战,以从当地获得更多的人口和资源为目标,城市赎金—居民编管——按照职业和阶层,制定赋税和徭役,来三步走。
泰伯里—波斯新军兵团,则与同样拥有足够机动骑兵的花拉子模兵团一起,负责席林堡以西的伊拉克平原。轮番进行烧掠破袭作战。主要是削弱敌国的战争准备和动员基础,迫使其军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终日处于惶恐不安中,而无暇他顾。
而来自河中及河外地区的,兵种相对全面的粟特兵团,则派往南方山外的波斯湾沿岸。幼发拉底河的冲积平原上,配合南路后援部队。海外特遣军的南方巩固作战。说是巩固作战,其实人物比较简单。就是把遇到抵抗的城市,进行威慑性杀掠,把存在隐患的当地居民,集体打包卖到海外去做奴隶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我终于有闲暇抽出手来,对米迪亚行省做点什么,比如让当地复杂的局势更加复杂。
和上述部队一样,新附庸兵团的自百人队以上,都要派遣相应数量的唐军将士,作为上情下达的战地联络官、军事指导官、庶务参佐官兼日常军法督导、一线情报收集分析的角色。
相信打完这一战后,这支部队会严重缩水的,很大一部分将士将会为了得到当地的授土而留下来,进而成为唐人统治下新归化族群的一部分。气候温暖适宜的群山河谷,对于唐人来说或许有些鸡肋,却不是低纬度苦寒贫瘠的北亚草原可比的。
我的午餐同样是充满战地风格的大帐食堂进行的,主食是米巢子和奶浆子。
米巢子,就是用炒过的小米、花生、芝麻、肉茸,用糖稀炸成一块块坚硬的砖样口粮,再成热切成小片保持原样粘附,待食用时轻轻掰下小片就可以了,属于便携口粮的改良产品,适用与目前作战的炎热少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口感轻便酥脆,比起之前干硬咯牙的初代粮砖,却是改进良多了,可以温养脾胃,也适宜充饥,甚至可以在不开火的情况下,用水泡成冷粥状使用。不过规模和产量的目前也只能满足那些比较金贵的骑兵,当然拿到我面前来的,那是加入了蜂蜜、乳酪、枫糖、核桃、杏仁酥等营养价值更高的特供品。
作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军队的饮食结构,也也根据气候环境以及就地给养的补充情况,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光是这个雨季,就有一千多人病倒。
来自天竺的大量廉价糖的供应,让补充热量又能提神的甜食,成为军队便携食品中的新宠。而当地充足的牛羊油脂供应,则让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