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人的到来彻底打乱了整个东方的格局,也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
早年作为呼罗珊地下最有力的反对派之一,某些逃到东方诸国的哈瓦利德派成员,不但得到当地势力的庇护,还带着意外的援助回到呼罗珊,成为对抗阿拔斯政权最激进的力量。
他们甚至有计划的袭击税吏,发起乡村暴动,以驱逐官府派来的管理者,最终成为在发起呼罗珊暴动的武装团体之一,但是随着塞里斯人及其附庸势力的西进,这些哈瓦利德派成员再次发生动摇和变化,很大一部分人在守护圣教信仰的宣传,接受赦免和奖赏的条件,改弦更张加入呼罗珊总督的军队,与外来民族作战。
但是随着战事不利,昔日的东方版图的宝珠,也只能坐困危城,就算是在愚昧迟钝的流浪汉和乞丐,也知道呼罗珊这片土地上,即将要出现巨大的变化。
鉴于这些塞里斯人对圣教表现出的严厉和排斥,也是这些当地穆斯林最为担心的问题。随着死灰复燃的拜火教等其他信仰的日益活跃,新一轮宗教战争和迫害运动,似乎迫在眉睫了。
无论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或是其他更小的支派,虽然响应圣战呼吁的信徒委实不少。
但是当这些最激进的人和他们最有力的支持者都被围困在首府之后,剩下的穆斯林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身家和未来。与大部分贫瘠艰苦的阿拉比亚地区不同,富庶的呼罗珊穆斯林,更习惯用武力以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由于在塞里斯人的作战序列中,也有少量东方穆斯林的存在,于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一只坚持反阿巴斯王朝立场,并且因此最早与安西都护府产生交集和接触的的哈瓦利德派,就成了某种背景下给共推出来可以尝试交涉的对象。
代表世代生活在当地的穆斯林,前来拜见并试探新统治者对待圣教及其信众的态度,
但是尤拉姆的使命遭到了严重的挫败,甚至连那位塞里斯统帅的营帐都没机会靠近,就被驱逐出来,那些人甚至不屑于对他严刑拷打,以追问他的真正来意。
要知道那些拜火众或是景教的神职人员,像是摇尾乞怜的狗一样,殷勤围绕在塞里斯将帅的身旁,不遗余力的提供各方面的协助以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而那些佛教僧侣,更是军队中的宠儿,几乎每一次与塞里斯人有关的大型场合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虽然那些塞里斯人统治的区域,没有公开的表态,但是民间自发的破坏或是捣毁清真寺之类的行动,却是涌动的暗潮,让人越来越不安。
带着满心忧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