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小利,而是把买份子当做了对官府和军中示好的路子。”
“再说天竺农畜皆盛,只是碍于水土无法远运贮藏,但是行营从国朝带来了一种特殊制罐的技艺,可使谷肉瓜菜封藏一年半载,而无霉坏之虞。”
“只要各色工场一开,用的是当地极贱的奴工,这罐中的生意,只怕是细水长流,越发做的大了。”
“他们如此示好,不过想抢这个前景买卖的先手而已。。。”
北天竺,坦叉始罗城(今伊斯兰堡附近),这座在《大唐西域记》中,被称为“地称活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崇敬三宝”的大城,如今成为键陀罗军州前进重镇和驻地。
依旧火辣辣的秋阳中,各种肤色的赤膊士兵,正在挥汗如雨的操练着。他们都是教导军射生郎将,神武左都虞候鱼同亲率安东兵、渤海兵、靺鞨兵、吐蕃兵等五千余人,抵达天竺后,除去伤病掉队者,还余四千三百八十一人,相比来自寒冷干燥的安西军和金吾军,他们将更适合在当地潮雨林多的山地和平原地带作战。
于是原犍陀罗州守捉使胡狼将,如愿以偿的卸任这个缺乏挑战性的临时职事,带着轮换休整的将士启程北归,不出意外的话,他将调任新筹建康居都督府,不用再和那些孱弱的天竺土兵纠缠,可以去和真正劲敌——大食人作战。
城外被清理出来临时大校场,正在测试一种新式火器,可以手抱行军的火巢弩,一只长大匣子,二十五支火药箭,无需上弦,燃线急发,依次如蝗鱼飞,虽然准头不好指望,但是扇形喷射出去,对近距离的冲锋还是很有压制效果。
平日行军,就用防水的油布包裹起来,无论是士兵背负还是马驮皆可,总算弥补了在山地密林中火器投射的不足。
。。。。。。。
大部分婆罗门阶层,必须被消灭,仅存的也必须接受大唐的改造,以符合大唐统治的思想倾向,重新阐释教义典籍和神话传说,以达到婆罗门与复兴佛门的共存共融。僭以神名,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存在,是不被允许的异端,允许当地爱国宗教团体采取火刑等手段,以正本清源的大义,从思想和**上被消灭和净化。
王裔以外的,刹帝利阶层允许被有选择的保留,其中率先向大唐降伏矢忠者,可以作为合作者的典范,在典范政权中拥有一席之地,但不允许任何专领一方的存在,刹帝利藩主、城主、邑领,头人,必须搭配以唐人为主的辅佐官属,而且必须加以密切的监控和监督。
作为农夫、士兵、商人、贫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