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小团体,相互竞争又相互帮衬着,从过手的巨大数额中抽水,也能活的很滋润。
“这位背后可是歧王家的老幺,不要小看这些宗子们,没什么品职,能耐却不小,真要发起横来,连品官都要绕着道儿走,而他们的领头人,恐怕你也认识,就是宗伯家的老二,与那位府上往来密切。估计牵线牵的就是这条路子。”
“再说了。就算南司没有配额,混点北司的份子,也还是可以交差的”
那女子一边梳头一边继续道。
自从少府寺、将做监、军器监三造的总舵产业回归京师后,这些营造部门的产业,也按照地域和背景,自动分为南司和北司两个体系,以关内道为分野,分别主理剑川山南等西南各路,和河西陇右等西北路的官营产业。而在关内道乃至京畿,则由这南北司的工场共存,进行经营生产上的直接竞争。
而事实上大多数人口中的三造,也主要是指在那位大人手中经营的风生水起铁板一块的南司。至于北司,本身就是个什么都有的大杂烩,是各种势力为了效法南司的成功而拼凑起来的,当然由于体制资深的弊端和积习,模仿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反而成为底下官吏,强取豪夺的招牌和名头,最盛时,西北路但凡是能转点钱的营生,都有插手。
不过近些年来在南司的强势下,并部好过,已经逐渐式微下去,再加上前些日子政治大地震,众多靠山们的倒台,北司差点就变成一个昙花一现的历史名词,不过南司背后的那位大人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却在关头上放了一马,让北司这个名头得以继续延续下来。
不过北司过关了,不代表里面的人都能过关,许多人直接被送进北军的临时大狱拷逼刑问,运气好的在反复过堂,脱了几层皮后被压榨出历年吞没的最后一丝好处,才放出来;运气不好的,就直接连带身家一起人间蒸发了,连个声响都没有。
现在正在接受南司派人的接管和整顿,要有些日子才能看到效果。不过在京师附近的部分产业,已经开始重新产出了。
听到这里,薛景仙却是苦笑起来,这个特立独行女人,还在介怀自己那点小心思么
关中河北相继收复后,大量曾经被招募起来,配合龙武军的各种组织和人员也被遣散,有些表现出色直接被收入军中特殊编制,有些做过贡献的则被安置到流民大营或着还乡团中,继续从事反奸细刺探,有些通过龙武军的关系网,被安排到官府的地方基层去,或者推荐给关系户以保镖护院的职业继续混饭吃,还有一些则利用某些方面的空白,摇身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