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误会与执着(4 / 6)

幻之盛唐 猫疲 4762 字 2021-06-09

体恤百姓的罪魁祸首,说到底,搞的也还是那套外重内轻的分化手段。

说是以此组成对境外叛贼的封锁圈。

可是给河东军物资钱粮,大肆封赏却不给编制,给安东派遣军编制和名义,而不给任何援助,朝廷的用心也很明确,无非是制衡加挑拨两个词。

用崔光远的话说。

河东军人多编制大,而要控制的地域也大,却多是北部草原和东部多山密林,开化不高的穷地,后勤全靠河东、河北等地千里迢迢的输送;安东派遣军人少而占据的地方小一些,却都是南部和中部这些,靠近安东大都护治所,相对人烟稠密,经营有年的富地,既有接壤的新罗诸国可以打秋风,还有海上贸易之利。钱粮补给,直接从淮南、江东的富庶之地调发,依靠海运便利损耗很小。

说起来差别很大。

最好是有人为这些东西去争去斗,并由此打破内部的权利平衡,或者因为分配不均而产生嫌隙和离心,这样来自外部的引诱,才有可乘之机。

这些年朝廷一直致力于促成在朔方、河东、河西这些因为战事而崛起的藩镇集团的分化,

按照某些大老的设想,最好能够多几个象扑固怀恩那样,自立门户分家出来的将帅,才是朝廷之福,象河西军已经是名存实亡,朔方军是家大业大底子厚,主帅郭子仪看的开,人家不在乎,不过在已经有所警惕,治军严厉且近乎残酷,以蕃将居多的河东军中,这种效果不是很明显。

只有一些外围或不得志的将领,才响应了朝廷。于是朝廷又把目标转向二三线的将领,这些人手中有兵,且地位不算很高,更利于拉拢和分化,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效忠,可以说朝廷重建的南衙十六卫,全是靠这些人充实起来的。

至于龙武军,目前好像还没有人能够成功过。当初倒是有人送人送钱送装备和编制,扶持在扶风一战被打的山穷水尽的卫伯玉所部,搞了个铁拔军,结果我带领本军一回来,他们在军中的布置和小动作,几乎一边倒的全部回归了龙武军的体系,倒是平白便宜了我们。

因为在我这里,按照传统那种,仅仅收买军队几个主要将领,就可以压制军中大多数声音,而导致一整只军队倒戈的事情,几乎没有多少生存的土壤和机会。

有些东西比如荣誉、成就、归属感等,不是一些恩惠手段或者是名利地位的期许,就可以轻易买到的。当然这种忠诚也不是没有价格,但是他们未必出的起这个价码。

“报君上,有南平快件三百里加急。”

一个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