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因为新兵选拔的第一项目就是长跑的速度和耐力,在激烈的运动战、遭遇战,乃至接触战中,某些方面连号称来去如风的胡骑也望尘莫及,因此即使吃了败战,也很难让对手彻底歼灭,这一来二去,部队吸取了足够的经验,也变的越来越难缠,所谓疾如风。
但这一切的基础,却是源自一个强大的内部培养体系,这也是那些传统军镇,试图有样学样的效法龙武军的编制和职衔,学习战术和技艺,照搬了装备和待遇,战斗力和使用效果,却始终和正版有段差距的原因。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们就是用家族作坊的经营方式,试图打造出一个现代大企业的效果来。老子已经脱离了家族企业的格局,在用最先进综合股份经理人负责制,经营隐性垄断性质的超级康采恩、托拉斯什么的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撞上铁板的时候,汴州保卫战的前幕,带着所有伤员、辎重、车队、攻城器等,断后的左卫后卫两部和三万河南兵,是龙武军上下永远的痛,最早追随我起家的龙武十郎将,就损失了三位,还有两位在战后不得不退役,光那些河南军中,就有守城专家的三十六位得力部下中的近一半,甚至要超过历次叛军围城的损失。
去他妈的政治需要,仅仅一次,就让龙武军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我沉思间,他又捡了一份东西出来。
“学习三个代表。”
“这是用来糊弄人的东西。你嘛,根本没有必要学。”
我看了一眼,就这长篇大叠的东西,丢在一边。
“为什么,虽然粗俗易浅,听起来甚有道理啊。”
“也就听起来甚有道理,无非上位者糊需要弄下面人,鼓捣出大而广之,空泛无物的理念,让人有充分想象和借题发挥的空间而已。反正随你怎么说都行”
忆苦思甜这东西,在龙武军里不算新闻,后世的国朝几是凭这简单的办法,把一群缺少国家意识的农民,变成不畏牺牲的军人。只不过在龙武军里忆的是国仇家狠,思的是前程未来。随着大量两学官生充实进军队,文化程度高了,想法也多了,经常需要一些更高层面必要的引导,说白了就找点东西让他们去折腾。
我正在搞三个代表的学习运动,算是这次追加的特殊课题,基本两学官生,每人都要上缴一份心得体会,再选出比较有见地的,拿出来公开辩论,计如考绩中,算是国粹和民族精神培养,也免的大比前,那些躁动不安的两学官生,到处惹是生非,
不过,真正要琢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