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按照传统,破敌国都或者牙帐后,还要将俘虏献祭太庙南门,比如供奉高祖的圆丘、供奉太宗的明堂,不过在成都行在就减免了这个程序。随后,俘虏的队伍进东门的馆驿,战利品的车队进西门的小左藏库。军队直接开进正门驻防。
宣旨之后,我并没有从少城正门进去,因为那里被拆东墙补西墙的军需赤字,逼的捉襟见肘的郑元和一干人等堵上我,他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我落荒而逃“大人征南三月所用,尽剑南三年储积,安如是处之”
八百里山道,三十七处粮院所,还有韦韬为清理边境,保证后路,所组织的二线部队近十七个营的团练、义勇,还有倍数于此的民壮所需。差点没把这位外务大管家给愁白头了,他虽然还是成都少尹,却已经火线提拔为剑南转运使,就是为了南征筹给后勤。据说靠卯吃演粮,田赋都已经开征到了后年。
我毫不客气的丢下负责战利品分配委员会的崔光远和他们扯皮去。
随后的节目是有功将士大赏的群宴,直接派人将猪羊牛酒送到军营里,由前往宣告赐赏的文官为作陪,进行大规模的庆祝,然后别将以上军将将被留下来,接受前庭左侧升云殿的小内宴,由高力士率小朝廷的省台三班,以及剑南地方文武官员,分两列坐陪,一些级别和档次低一些,却更加具体,针对个人和小群体的口诰封赏,以及一些成都保卫战以来酝酿的人事变动,也将在宴会上颁受,
“功高五帝,德迈三皇,大安华夏,宾服八荒,海晏河清,阴阳顺畅,唐皇帝业,地久天长。”
那是一百零八名绯衣歌者,在龙鼓编钟组成的大定之乐伴奏下,用二十四部唱优之一的大秦调,涣涣齐声咏唱。
那是开元四年,老皇帝正当32岁的壮年,刚刚剿灭了太平乱党,正是踌躇满志欲大有作为之时,在千秋诞上满饮之后,效法曹魏武酒后横槊赋诗做了这首《短歌行》,自此定为国乐。
宫人进用九飣食,以牙盘九枚装食于其间,置上前,并谓之什么“百花糕”、“清风饭”、“王母饭”、“红绫饼餤”等,菜品如“浑羊殁忽”、“灵消炙”、“红虬脯”、“遍地锦装鳖”、“驼峰炙”、“驼蹄羹”
所谓杯盏筹错,金尊高满,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水陆杂陈,山珍海错,择其奇异者,羽爵无算,穷乐极宴。
不出意外,很快过来敬酒的,是内定前往南平府当任副都督的,成都将军席元庆,他率领的成都团结营,内选精干,外结北军,一扫过去鲜于时代的松散拖沓的积弊,在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