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内部创业(2 / 5)

工制造,所以这些年我拼命的抓员工培训、推八级工制度,咱们的员工非常看重技术、非常在乎技工等级。

现在我们对员工的称呼都在变,一些宣传稿件里不能说“工人”两个字,而要尊称大家为工程师。

所以说,我们的员工队伍结构和华威不一样,他们的员工主力是营销+科技,我们的员工......恐怕多数人是靠手艺吃饭。

如果让这些手艺人去下海创业,恐怕许多人会掉进商海里淹死。

跟你说吧,我理想的员工结构是父带子、老带新,让东华的员工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陈立东讶异的看着这位掌柜人,说了句:“卧槽!你真够狠。这是学太阳国那套终身雇佣制?”

罗浩得意地说:“八级工+终身雇佣制,我要把这种技术积累和传承牢牢掌握在东华的手中。

你可能不知道,那些老员工真的就是宝贝。

对了,山姆人修电机划道线收1万刀的故事听说过吧。”

陈立东笑着说:“当然听说过,你没来的时候我亲自抓员工培训,还给大家伙讲过。”

俩人说的那个故事主要内容是:

1923年,山姆一家大型工厂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

为了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公司把十几位国内顶级专家请来“会诊”,但一连数月,毫无所获。

后来,他们请来刚刚移居山姆国的日曼国科学家史坦敏茨。

史坦敏茨经过仔细检查和精确计算,用粉笔在电机的一个部位划了一条线,吩咐说:“打开电机,把此处的线圈减少16匝,故障就可排除。”

工人们照办了,电机果然运转如常。

史坦敏茨向这家工厂索取1万刀的酬金,这在二十年代可是一笔巨款。

工厂老板质疑:划一条线竟值1万刀?简直是敲竹杠!

史坦敏茨莞尔一笑,随即挥笔在付款单上写下这么两句话:划一条线,1刀;知道在哪划线,9999刀。

老板折服,爽快的付了钱。

这样的事情,在东华不胜枚举。

比如技术大拿陈天一,常常能为他人所不能为,被别的技师、大师们赞誉为“不是人”,其实他真的不是“人”。

比如新晋大师吴佳丽,虽然已经是东华电子的副总经理,但她更喜欢和工人们在一起,更喜欢手把手地教一些新员工掌握手工加工电子元器件的技艺。

东华电子新建了厂房、新上了贴片流水线,但是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