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那把刀鞘在身上……不过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一多半是文人墨客的杜撰了。”
“再说回牧一青,这个牧一青一生都没有成家,在外游山玩水,早先时候因为放浪形骸被家族除名,百年以后又因为名声太大,还是被李氏一脉请进了祠堂供奉。”
“而另一边钱桑就更了不得,早在天启年间,钱桑一带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大教育家柏真。柏真本身是个很有见地的水利工程师,主导了钱桑书院一带的防洪防涝工程,那套分洪蓄水的装置到现在还在使用。也是他一手创办了‘钱桑书院’的前身‘济慈堂’,收养那些因为战争、饥荒而无人抚养的儿童,教授他们新知。”
“像后来的大司农柏农安,写出《伤寒新论》的柏世钧……都是他一手带出的学生,哦,说到《伤寒新论》,那就不得不提两个人。”
陈道平带着零继续往前走了几步,在两幅画像前停了下来。
画像上有一位老先生和一位老太太,画像前摆着一座被拦腰斩断的石碑,上面刻着古时的文字,只是历经千年,石碑上的字迹早已斑驳,根本看不清写着什么。
“这是西南非常有名的一对夫妇,”陈道平轻声道,“左边是林白,右边是韦松青。钱桑书院就是在他们的手里真正办起来的,有人认为,当初曾久岩将陈翊琮的长子送去蜀州,就是去投奔这对夫妇。”
“我为什么说提起伤寒新论就必须说起这两个人呢,因为根据前言,《伤寒新论》这套书一共应该有十三卷,前十二卷是柏世钧同其子柏奕合著,最后一卷《心理讲义》是建熙年间的御前心理师柏灵所写。
“但是后来在大批量付梓印刷的时候,大部分书商都会将《伤寒新论》的第十三卷剔除,只出前十二卷,因为《心理讲义》本身不完整,且实用价值也不高。”
“所以一直以来,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后一卷《心里讲义》是后人伪作,因为其中提到的很多关于心理治疗的观点,包括心理学研究的实验、统计思想,都远远超出那个时代所应有的范畴。而其中提到的许多学者,譬如用鸽子揭示迷信原理的金氏,研究字义对字体颜色干扰效应的司氏……根本没有其他史料能对它进行交叉印证。所以人们认为,尽管它其中所体现的科学思想非常美妙,但所有的内容应该都是出自作者的杜撰。”
“但是,这种观点在去年被打破了。”陈道平顿了顿,笑道,“去年,我们在钱桑一带发现了林白和韦松青真正的合葬之墓,在他们的墓室里,出土了一套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伤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