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紫色绸子面子、豹皮镶边的袍子,颈部挂了十来串各色宝石珊瑚珠子项链,头顶这个季节压根不需要的雪貂皮帽。手里拿着一沓路引。前几年去吴郡会稽郡还不需要路引,这几年动荡局势下,吴郡和会稽郡开始发路引,否则不准外客过路。经商的有门路,不在乎,流民倒霉些,只得绕道去临海、建安、东安(吴越清除山越后,把闽越国故地分拆南北建安和东安两郡,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南方地方政府做大,故而分拆。)建安和东安在以前属于会稽,现在会稽被杨晨毓一拆四分,以利于统治稳定。建安、东安以前只有总共十来万户口人数,算上山越野人只有三十万不到。现在这两郡足足各有五十万户籍。而吴越造船业造车业需求的大量木材也由于成本关系从这两郡采购很多,故江北之民被招工前去的与日俱增。吴郡和会稽现在集中了超过五百万的人口,在这个年代也就北方那些变态的大郡才有可能拥有这么多数量的人口。而会稽和吴郡目前尚不足以支撑起如此多人口,粮食就有点不继了。由此吴郡和会稽郡不再招收流民,而是发放路引,没有路引不得在这两郡安家购房找工作。其实也是吴越成火打劫的名头罢了。有钱人家不在乎百文一份一人名额的路引,穷苦之家怕也能卖掉金银首饰凑个全家路引以求在吴越这最富庶两郡安家找工作。卖路引的黄牛党,这个名词是杨晨毓发明,其实就是借用后世,黄牛们看着难民还能榨点油,干脆贿赂了出售路引的户籍曹纂全部买下,然后加价到千文一份的地步。由于黄牛们的效用,穷苦人家不再能凑份子来吴越最富两郡,而不得不南向建安、东安、临海了。吴越看到这些黄牛确实挡住了流入吴郡和会稽郡的大部分穷人,也就睁眼闭眼,等着今后再算账,目前处于各种原因,不便抓捕他们,由得他们搞。否则吴越自己加价出售路引在国民中实在名声臭了,不如就这样维持原状。等黄牛和官曹们吃饱了再宰了也是个好办法。
一个峨冠儒服的老人家看着儿孙们在和黄牛讨价还价,气得直跺脚,“天下哪有不让人去的道理,还是蛮夷荒地,咱们回去,不下那个断发文身的鸟兽园。”
“父亲大人稍安,这就好。”
“爷爷,咱家的地都卖了,还回得去么,再说了贼寇总比蛮夷差,蛮夷们至少还是很尊敬圣人的,贼寇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被掳了去,刀砍斧斫,汤沸锅鼎的,咱们也受不了不是。”孙子还算孝顺,拿了个吴越马扎,给老头子坐坐,这种歇脚马扎有小靠背,和没靠背两种,他们看得携带方便,买了个有靠背的马扎给老爷子歇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