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六十章 悲怆的顾世子(3 / 7)

帝师 来自远方 4739 字 2022-02-13

牟斌的到来,彻底令南京镇抚司改头换面。

随锦衣卫振作,重现龙精虎猛,在此地养老的官员,均生出危机感。

吃饭睡觉,被人盯着,尚且能忍。

和美人风花雪月,看星星看月亮,畅谈人生哲学,都被人盯着,甚至是明目张胆的盯着,是个人就受不了。

实在受不住,南京官员联合起来,好话说尽,软硬兼施,牟指挥依旧不为所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每天无所事事,除喝茶聊天就是侃大山,完全是浪费米粮,徒耗禄银,坚决不成!

没事干?

交给本官!

牟斌同镇守太监商量,奏疏递送顺天。

敕谕抵达,南京文武顿陷水深火热。

没有政事可处理,好办。

文官修书,顺带翻阅资料,查找旧日案卷,对照番邦四夷,绘制舆图海图。武官也不能闲着,调集卫军,十日一操改成五日一操,路上操练不够,水上继续!

见到东倒西歪,一个时辰都站不住的伪军,牟指挥发了狠,五日改成三日。谁敢不满,都给本官扔海里,不脱一层皮不算完!

不过两月,南京文武均摇身一变,抛却养老状态,开始卧薪尝胆,奋发进取,为朝廷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努力奋斗。

朱厚照得悉,不仅没有怪牟斌手段严酷,反而大加赞赏。

自此之后,金陵旧都,再非朝廷官员“流放养老”之地。接到转调官文的文武,也不会哭丧着脸,哀悼前途无望。

不耐勾心斗角,喜好做学问的朝官,纷纷动起心思,甚至主动上请,转调南京。其中就有王守仁的亲爹,现任礼部侍郎王华。

王侍郎想得很清楚,以他的能力,做到一部尚书已是极限。入阁之事,根本想都不用想。

与其留在顺天,不如请调应天,修书立传,开办书院,远播贤名,为儿子的前途铺平道路,拓展关系。

内阁相公,六部九卿均已耳顺古稀。天子不及弱冠,今后必重用少壮。

朝中的人脉固然重要,“新人”更不容忽视。

天地君亲师。

血缘之外,再没有比“师生”关系更为牢固。

王守仁有剿匪之功,至双屿卫驻守,更是难得资本。他日还朝,至少也是六部郎中。如立下大功,侍郎也非不可能。

父子同朝为官,不算稀奇。同朝之内,子超父品,却会为世人诟言。功劳再大,也有可能被降品。

前宋科举既有此例,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