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十二章 收获(4 / 7)

帝师 来自远方 5099 字 2022-02-13

卫向下有石浦二所。太宗皇帝年间,三保太监出航,有马船在此处装卸货物。”

“这里是桃渚所,海门卫。”

“此为温州府,辖有金乡卫,盘石卫。”

“再向下即是福建。且看这处,正是福宁州大金所。”

赵榆点着海图,每指出一处,顾卿的神情便严峻一分。

“此图标注极为详细,寻常卫所指挥未必有相类舆图。”

依赵榆来看,此图非同小可,新老卫所俱有标注,落在匪类手中,沿海百姓将遭逢大祸。

自圣祖高皇帝开国,海匪倭贼便屡禁不绝,每次上岸,百姓都要遭殃。

宣宗之后,朝廷海禁愈严。

外来番邦船只,必须依照朝廷规定,在固定时间地点进行贸易。交易不是每年都有,往往要等上三五年,乃至十年,才许外来船只入港。

外来船只,没有朝廷所颁的文书,不许市货。

胆敢暗中交易,不被抓到算运气,万一被抓到,后果会相当严重。无论朝贡使臣还是随船商人,依明律处置,绝不手软,打死也只能认命。

番商多慑于明朝威严,少有敢以身试险。

想买到明朝的货物,只能通过走私,甚至同海盗交易。

相邻的倭国,自弘治朝中期便陷入分裂内乱。战败的武士联合贼匪,坐个木盆就敢下海。只要淹不死,侥幸登上明朝海岸,必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更为可恨的是,有奸商内贼同倭人沆瀣一气。暗中通风报信,瓜分抢得的金银财物。

卫所官军接到贼报,赶至事发地点,早已不见贼影。目之所及,只有死伤哀苦的百姓,以及被付之一炬的房屋。

从弘治十五年开始,朝廷屡次派遣巡按御史,严查沿海匪患,真倭假倭,一律斩首示众。敢为贼匪通风报信,祸及三族。

起初,朝廷用雷霆手段,起到一定震慑作用,匪患渐小。到弘治十八年,贼匪摸清官军套路,开始玩起躲迷藏。每次追剿,别说真倭,连假倭都抓不到半个。

朝廷派遣的官员,当地的卫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贼寇为患,毫无办法。

百姓遭受苦难,流离失所,无不怨声载道。

贼匪为何能如此猖獗?

厂卫几番查探,除岸上内奸之外,更怀疑其手中握有沿海布防的舆图。

“此张海图非我朝之物。上标几处卫所,皆是新设不久。如我没有猜错,持有此图之人,必和倭贼海盗有所牵涉。”

铺开记录供词的白纸,赵榆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