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九章 严惩(4 / 7)

帝师 来自远方 5295 字 2022-02-13

“既如此,便将此事托于两位仁兄。”

“杨贤弟客气。”

“下官不敢当!”

敲定上言之事,王忠转身离开,背脊挺直,脚下生风。严嵩与杨瓒同路,一并前往翰林院。

途中,杨瓒发现严嵩极善谈,话题多围绕北疆边患,边军粮饷,经济民生,忧国忧民之心做不得半分假。

杨瓒愈发怀疑,此人当真是“严嵩”?

到了翰林院,杨瓒同严嵩告辞,没急着前往值房,而是唤来一名书吏,询问起谢丕和顾晣臣。

得知谢状元入值弘文馆,顾榜眼被刘学士请走,商议编撰孝宗实录一事,当即大松一口气,脚步顿时轻快不少。

少年天子对兵书的兴趣愈发浓厚,谢丕和顾晣臣的日子愈发难过。

杨瓒打定主意,非万不得已,坚决不同两人照面。究其原因,实在是“良心”受到谴责,过意不去。

不久,京城果然流言四起。

事涉僧道和锦衣卫,御史给事中俱摩拳擦掌,搜罗证据,欲狠狠参上一本。

王忠和严嵩的动作最快,联合二十余名同年同榜,多经方探查,手握实据,遂联名上言,弹劾西番国师及多名番僧道士。

上言递送内阁,同日闻于朝堂。

王忠性格爽直,亦不乏机变之心。接到杨瓒书信,便知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纵不能参倒弹劾之人,也能庙堂扬名。他日以言官晋身,必可得一身清名。

杨瓒为何要参这些僧道,王忠不在乎。他只晓得,这些僧道是罪有应得,自己大可放开手脚,耿直进言。联合严嵩等同年同榜,更增添五分把握。

此时,六部之事均已奏完,王忠深吸一口气,侧身两步,高声道:“陛下,微臣有奏!”

王忠声音浑厚,嗓门极大。这一声犹如钟鸣,奉天殿中都能听到回音。

“何事奏禀?”

见出列的是个言官,朱厚照顿感头疼。下意识看看袍服带靴,甚至扶了扶金冠,实在是对这些开口直谏闭口弹劾的言官存有心理阴影。

“微臣弹劾西番灌顶大国师那卜坚参及真人陈应等不法!”

一句话出口,掷地有声。

联想到京城流言,不少文武都皱起眉头。

王忠面容刚毅,目不斜视,继续高声道:“自国朝开立,僧道屡受圣恩,天下皆知。大行皇帝宾天,诵经斋醮理所应当。”

“微臣近闻,以西番国师及真人陈应为首,无法僧道假借斋醮之名冒滥赏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