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201】杨雨婷的传世梦(2 / 5)

,但即便如此,或许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只凭书法本身,想要传世,仍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她的身份,大家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然后看到她的书法,于是感慨她写的字不错。

也就是说,或许可能通过人而去认识字,而非通过字认识人。

她曾一度感到绝望,因为不论怎么看,二十岁的生命大限之前就取得流传后世的成就,都不是一件有望的事情。

直到张扬出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都是可以传世的佳作。

而除了这些之外,连小说、音乐也都是有可能被后世铭记的。

于她而言,这不啻于是黑暗中的一缕明光,但可惜的是,她试过诗词,试过音乐,也试过小说,都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天分。

她甚至想过能不能找张扬做个交易,让他给自己一两首诗词,或者小说,或者音乐也行,挂上自己的名字。

不过自然只是想想而已。

难归难,试总是要试一下的,为了降低难度,她决定先从「仿写」开始,写歌自己不懂,写诗词太难,所以只好仿写小说,觉得这是难度最低的一个。

但真写起来,发现还是安安静静的死去最简单。

这并不意味着她要放弃,为了短暂的生命能够获得存在的意义,她仍保持着每看一个字就要有一个字的学习价值。

「情是何物」本是她以为是最值得揣摩学习的一回,但看完这一回「风陵夜话」,觉得好像单纯以学习的角度来讲,这一回的学习意义更大,然而为什么如此,就不大能想明白了。

她为此询问过顾玉堂,老人对武侠谈不上偏见,也不说上多喜欢,《射雕英雄传》曾看过,《神雕侠侣》也看过一部分,准备等完结之后再看。

听了她的疑问之后,老人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武侠和传统文学的最主要差距在哪里?”

杨雨婷一时踟蹰未答,老人又问:“为什么武侠小说的读者远远多过传统文学?”

杨雨婷想了想,道:“好看。”

老人点点头,“传统文学追求文学性,通俗小说更追求精彩,所以你与其想着要学习怎么写,不如学习一下应该写什么,好看的故事才是核心。”

杨雨婷如同拨云见日,灵感迸发,告别老师,回去的途中,一直都在构思自己该写一个怎样的故事。

主角是女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