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一十章 粮食入河南(3 / 5)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4208 字 2022-09-02

自身的体力都是有限的。

尤其在驰道上奔跑的马匹,更需要给它们投入足够饲料,有时候除了饲料,甚至还要在给他们的食物里面加入鸡蛋什么的补充营养。

这就决定背后必须要有足够的畜牧力量,甚至要一个马场去供养这样一段道路。

到时候,就算王玄策的《草种计划》成功实施,华夏能够在阴山以北种植牧草,放养牛羊,但能够支撑起多大区域,说实话李泰自己也没太多把握。

而更不要说,如果想修建长安到洛阳的轨道,所需要的材料是以铁为主。

当然木头不是不行,但最大的问题是,实际上长安地区的水土流失很严重了。

只要是有什么宫殿兴建的计划,基本上就盯着秦岭砍伐,整个秦岭的水土流失大得吓人

更重要得是,如果用铁来修建轨道,那不但炼铁技术能够进步,而且成本维护也能够到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但这样自己又必须要在关中修建一处炼铁厂。

而大唐对铁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自己在幽州有盐铁锻造权利,到了关中就不一定了。

毕竟算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跟幽州这种帝国的苦寒之地那是没得比的。

但自己只有掌握铁厂,自己才能把成本下降到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

李泰想到这里倒划了一条,到底是把这份计划书给先翻来了,想要做事到底任重而道远。

不过,还好自己在天津进行了这么一小段的实验,让自己对洛阳到长安之间修建驰道,以及维护驰道的难度有了一个正确的判断,现在发现困难总比将来遇到困难的好。

现在李泰已经明白,自己想在长安到洛阳间修建一个驰道,那就必然需要一个十万匹马规模以上的养马场,一个完全由自己控制的炼铁厂,以及还要有一支比较优秀徭役队伍。

至于朝廷,在这件事情上,不能说支持,但至少不能直接反对。

而事实上,自己还真的怕自己的这个计划提出来会受到朝廷方面的反对。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李泰怕朝廷内部的关陇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拒绝朝廷执行这一项计划。

这一点上,就算李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

“燕王,上谏杜相的文章已经写好了!”白鹤来到李泰身边递出了一份文章。

“放在这里吧,我看过没问题就抄录一份,你等一下把我抄录的文章递上去!”李泰道。

“诺!”白鹤点头,便是乖乖的退出了房门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