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的冬天里刚好苏俄人的T34坦克也大估摸服役了,使得德军的众多坦克一下子就姓能落后,并产生了所谓的‘T34危机’
到了1941年的冬天,德国人似乎把好运气都用光了!
当西线初步稳定后,斯大林又是看见中国陆军已经取得了巴尔瑙尔会战的胜利,眼见着中国陆军就要越过乌拉尔山脉了,斯大林只能是咬了咬牙从其他地方抽调部队增援东线,并让东线部队发起反攻。
毕竟苏俄人也不想要两线作战,而现在要想打赢德国还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先解决俄罗斯共和国后用全部兵力对抗德国,同时斯大林也不希望中国部队跨过十月份两国签订的中苏密约中所划定的边界线,不然到时候想要让中国人退出越境的这些地区,鬼才知道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俄罗斯共和国面临着中苏两国的夹击,根本就没能坚持太久,等到了1942年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全线崩溃的局面了,1942年一月四号,中国第五集团军攻克鄂木斯克,六号,第五集团军的第二军攻克科克舍套。紧接着第五集团军继续向西推进,其第一装甲兵团、第十军、第二军在皮德洛巴普洛夫斯克成功会师,紧接着一月十号攻克托博尔河沿岸的科尔干。
在另外一边,苏俄在十二月二十八号攻克乌发、随即又收复了叶卡捷琳堡,紧接着为了赶在中国之前拿下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苏俄竟然是一路疾驰,用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速度连接攻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让方大山都是惊讶了一把。
而事实上自从打到了库尔干后,第五集团军已经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因为根据1941年10月份中苏签订的边境条约,双方的分界就是在库尔干,为了避免和苏俄发生冲突,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下令前线部队除非获得苏军的准许和邀请,否则不准自行越过双方划定的分界线。
现在中国还是需要和苏俄保持一个稳定的军事同盟关系,中国需要扶持苏俄来对抗德国,需要苏俄来充当中国和欧洲地区的一个缓冲区,再者中国需要时间来消化西伯利亚和远东这么大片的领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太平洋上英美曰的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北方战事已经可以暂告一段落了,战略重心已经开始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转移。
此外,和英美大力支持苏俄对抗德国不同,中国在苏俄最危急的时候给苏俄提供了众多军事援助后,在苏俄渡过了最为艰难的1941年的冬天之后,进入到了1942年后中国就减少了对苏俄的大规模援助。
英美对苏俄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