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非死即俘。”杨积善道。
这时一个校尉赶来,向杨玄感报言:“启禀主公,卫文升出大兴,李渊出弘农,前有屈突通阻路,请主公定夺。”
“啊!”杨玄感一声惊叹:“大事去矣。”
杨积善在一旁言道:“来护儿已经堵住去路,听说前方葭芦戍有路,还是先往葭芦戍避难。”事到如此,杨玄感只得如此,众人调转马头,又往葭芦戍而去。
刚没走多远,又有探马来报:“主公大事不好!卫文升麾下大将阴世师率兵追来。”
一看杨玄感走投无路,李密抱拳道:“主公,大势已去,我与韦福嗣阻挡阴世师,主公逃命去吧,好自为之。”
已经陷入绝望的杨玄感,沮丧的点了点头,与李密、韦福嗣道别,并分两路,杨玄感率残兵赶往葭芦戍。
等走到葭芦戍,再看所剩兵马,寥寥无几,众多起义百姓,已无战心,沿途四散逃亡,杨玄感满脸疲惫,无精打采的对杨积善道:“我不能受人戳辱,汝可杀我。”
杨积善哭道:“眼下之计,兄长还是隐匿山林,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吧。”
杨玄感拔出宝剑,交予杨积善,言道:“兵败至此,只求一死!”
看着杨玄感视死如归的眼神,杨积善抖着手接过宝剑,万般无奈之下,杨积善含泪落剑,砍下杨玄感人头。这便是:
尽说大隋气数亡,揭竿一反人心慌。
功败垂成恨犹在,慨叹末路无下场。
杨玄感已死,朝廷各路兵马缉拿造反朋党,清剿余部。快马传送捷报,隋炀帝杨广御驾返回东都洛阳。
皇后萧珺、樊子盖等东都的大小官员,纷纷出城,虽然城外还有些交战后的落败,但是朝廷顺利平乱,得胜之喜已经冲去了晦气。
萧皇后亲自迎驾,夫妻久未相见,杨广道:“皇后一度困守东都,都是朕之过错。”
“陛下何必自责,今逢内忧外患,臣妾一介女流,即便万难之时,也应与陛下一心。”萧珺道。闻听此言,隋炀帝大喜,与皇后萧珺携手入城。
回到宫中,夫妻对坐,隋炀帝言道:“杨玄感举兵叛乱,一呼百应,声势浩大,着实可恨,早知今日,早就该杀杨玄感一族。”
“臣妾到另有见解。”萧皇后道:“杨玄感振臂一呼,从乱者十万之多。百姓揭竿而起,可见民心所向,如今民心向背,陛下还当以民为重,不可丢了民心。”
“嗯。”隋炀帝道:“皇后之言,甚有道理,朕自由定论。”
隋炀帝听了萧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