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来,唯唯诺诺,低头不语,隋炀帝抽了一眼,问道:“你是不是哭了,怎么眼皮都肿了。”
虞世基躬身作揖答道:“回禀皇上,草民确实哭了。”
隋炀帝点了点头,又问:“你喜极而泣,还是胆小而泣?”
“草民看了宫里摆放的典籍,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触景生情,才忍不住落泪。”
“嗯,给朕细细说来。”
“遵旨,草民虞世基本是陈国官员,亡国之后,流落京城,以教书糊口,今在崇文阁看见众多南朝书籍,如同他乡遇故知,心生感慨,思绪万千。”
隋炀帝翻阅着那些古籍,随手抽出一本,放在虞世基面前,问道:“这本《讲武赋》是你的亲笔著作吧。”
虞世基万没想到当年自己所写的著作,竟在隋炀帝手中保存下来,一想今年进士科考题也是“讲武赋”,这让虞世基大感意外,赶忙跪倒:“原来皇上早已读过《讲武赋》,草民不知,竟用拙作答复考题,罪该万死。”
隋炀帝哈哈大笑,说道:“朕恕你无罪,不仅是朕喜欢你这篇文章,连几位考官也倍加推崇。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吾辈所及也。”
虞世基一听这话,如同一块巨石落地,连忙叩首:“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平身吧。”隋炀帝道:“自从看了你的考卷,朕就在朝中打听你的旧事,博学多才,书法精湛,受到当世名家的交口称赞,朕已经传旨,钦点你虞世基为进士科头名。”
“草民半百之年,能沐浴洪恩,愿尽心竭虑,肝脑涂地,效忠吾皇。”虞世基一时又是热泪盈眶,感激不已,领旨谢恩。
五十岁的虞世基成为了大业二年进士科的头名进士,此时科举尚不完善,当时并无“状元”这一称号。虞世基得益于此次科考,也由此再次入朝为官,重开自己的仕途之路。后有唐代诗人孟郊做《登科后》道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隋朝的进士科头名,几乎等同后来的状元,虞世基咸鱼翻身,一朝辅佐在君王身侧,一个年过半百,落魄的教书先生顿时声名鹊起。其他考中进士科的生员也纷纷录入吏部,取士为官。
正是大隋朝庭的开科取士,使得科举之风迅速盛行,好学之辈层出不穷,学风大盛。隋炀帝看着科考制度,如此备受欢迎,心中十分喜悦。
这日早朝过后,隋炀帝满怀兴致,回到宁安殿,萧皇后一看皇上龙颜舒展,便问道:“陛下今日眉彩飞扬